-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生育功能 (3)性的功能 (4)教育功能 (5)情感交流功能 (6)抚养与赡养功能 (7)休闲娱乐功能 一个新家庭的诞生 标志两个旧家庭的破裂 是更大亲属网络的生长点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妇女、儿童和老人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对象的特定性 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的隐蔽性 行为的故意性 行为的长期性 行为的普遍性 (三)家庭暴力的类型 1、身体暴力 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打耳光、脚踢、使用凶器等。 2、语言暴力 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3、性暴力 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4、冷暴力 是“冷战”阶段的隐性暴力,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一切家庭工作。 (四)家庭暴力的危害 第一,施暴容易侵犯和践踏对方的人格尊严、身体健康等人身自由权利,损害和摧残其身心健康,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 第二,容易诱发刑事犯罪,当暴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受害妇女就会奋起反抗,以暴制暴,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第三,严重影响下一代人的心身健康。 危害对方、家庭、社会、后代 (五)家庭暴力的成因 1、封建残余思想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思想根源 (“男尊女卑”、“不打不成材”等) 2、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是产生家庭暴力的现实基础 3、社会的宽容态度是产生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 (“家丑不外扬”、“家庭内部事务”、“亲官难断家务事”) 4、缺乏有效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制度原因 5、己方特性、对方过错等原因 (性格、精神障碍、婚外情、经济纠纷、行为问题等) 正 视 前 后 变 化 ⑴ 婚前与婚后 (1)从白璧微瑕到求全责备 (2)从有滋有味到淡而无味 (3)从甜言蜜语到唠唠叨叨 (4)从海枯石烂到懊悔自责 (5)从温情脉脉到专横粗暴 (6)从形影相随到各自单飞 (7)从关心体贴到沉重包袱 提 供 私 人 空 间 ⑵ 悦 纳 彼 此 个 性 ⑶ “一个美满的婚姻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愿意接纳对方的丑陋与缺陷。” ——马斯洛 理 解 对 方 难 处 ⑷ 扮 演 各 自 角 色 ⑸ 发 掘 对 方 优 点 ⑹ 期 待 对 方 成 长 ⑺ 智慧 混蛋 营 造 温 馨 浪 漫 ⑻ 丰 富 生 活 内 容 ⑼ 保 持 经 济 独 立 ⑽ 保 障 共 同 提 高 ⑾ 倾 听 对 方 牢 骚 ⑿ 淡 化 是 非 曲 直 ⒀ 主 动 化 解 矛 盾 ⒁ 关 切 对 方 感 受 ⒂ 和 谐 性 爱 生 活 ⒃ 关 爱 孩 子 成 长 ⒄ 赡 养 双 方 父 母 ⒅ 第三节 家庭与家庭制度 家庭的涵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 什么是家庭 婚姻家庭的本质 婚姻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规范化、定型化的社会关系。 家庭的分类 家庭的分类 (1)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子女的家庭; (2)主干家庭:包括三代以上成员但每代最多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3)扩大家庭:由三代以上成员且至少一代有两对以上夫妇的家庭; (4)丁克家庭:只是夫妻双方二人世界的家庭; (5)单身家庭:只有一人的家庭 (6)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亡故或离异的家庭; (7)同性恋家庭:由男或女同性别组成的家庭或群落; (8)少年家庭:只有孩子的家庭。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非传统家庭结构 1、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 2、单身家庭: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人生活的家庭; 3、重组家庭:夫妻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组成的家庭; 4、丁克家庭:有生育能力但不要孩子的家庭; 5、空巢家庭:只有老两口生活的家庭。 6、试婚家庭:以婚姻为目的,但未履行法律手续。 7、同居家庭:未履行法律手续而同居一室 8、周末夫妻:只在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