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部分
基本概念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1、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DNA复制过程,在有DNA模板、DNA聚合酶(Taq酶)、RNA引物和四种dNTP的情况下,通过高温变性(90℃-95℃,1-2min),低温退火(25℃-37℃,1-2min),中温延伸(60℃-75℃,90 sec-5min),这样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3、RT-PCR:反转录 PCR ,先将m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再以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加以扩增。
14、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
15、克隆载体: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被扩增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克隆载体。
16、表达载体: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翻译成肽链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表达载体。
17、质粒:细菌细胞质中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能自主地进行复制的遗传单位。
18、染色体组性:染色体组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特征总称。包括染色体总数、染色体组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着丝点的位置等。
19、带型:用染色体分带技术体所产生的明显的染色带(暗带)和未染色的明带相间的带纹,使染色体呈现鲜明的个体性的技术。
20、RAPD: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在PCR技术的基础上,以一系列不同的,随机排列的寡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与变性后的模板链退火,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一段新的互补DNA链。
21、卫星DNA:真核生物基因组酶切、离心后,在主带附近会出现(AT)含量很高的简单高度重复序列。
22、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上发展起来的DNA 多态性检测技术。
23、基因芯片技术:是指通过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将高密度DNA片段阵列通过高速机器人或原位合成方式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使其附着在如玻璃片等固相表面,以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借助碱基互补杂交原理,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监测等方面研究的最新革命性技术。
24、 Southern印迹杂交:是根据毛细管作用的原理,使在电泳凝胶中分离的DNA片段转移并结合在适当的滤膜上,然后通过与已标记的单链DNA或RNA探针的杂交作用以检测这些被转移的DNA片段的技术。
25、Northern印迹杂交:指将RNA分子变性及电泳分离后、从电泳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进行核酸杂交的方法.又称为Northern RNA印迹杂交等。
2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4~8bp),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基本技术
1、介绍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在对称轴5 侧切割产生5 粘端 )、(在对称轴3 侧切割产生3 粘端(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段)。 功 能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DNA连接酶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DNA聚合酶Ⅰ 合成双链cD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