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课件解读.ppt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课件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陈嘉庚办学 陈嘉庚(1874-1961) 近代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往新加坡经商,后经营菠萝和橡胶种植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款资助辛亥革命。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1912-1920年间,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袖 涉 隆 镇 犹 豫 赚 范 欺 侮 侨 耽 xiù shè lóng zhèn yóu yù zhuàn fàn qī w? 领袖 跋涉 兴隆 小镇 犹豫 赚钱 师范 欺负 豫剧 欺侮 qiáo dān 华侨 耽误 华侨 领袖 远涉 经营 兴隆 私塾 犹豫 耽误 聆听 赚钱 师范 厦门 欺侮 城镇 源源不断 一、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讲的是( )回到故乡( )发现( )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 )而他自己一直过着( )生活。 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 福建同安县集美镇 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 为家乡出资办学, 俭朴 学习目标: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陈嘉庚是什么样的人? 2、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得来的? 3、读课文3--9自然段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 4、陈嘉庚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5、陈嘉庚为什么要办这么多学校呢?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陈嘉庚是什么样的人? 凭着他辛勤的劳作和诚信的经营,生意渐渐兴隆起来。 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得来的? 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 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由于村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很着急”表现了陈嘉庚看到家乡的现状后焦虑的心情。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 (心理描写) 小知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陈嘉庚焦虑的心情。 (2)陈嘉庚是怎么说的呢? (语言描写)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我想用这些钱办学校。我们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办学上,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陈嘉庚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着对孩子们的关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3)他如何行动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拼命地工作”目的是什么?从“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回到家里,他拿出所有积蓄。 回到家里,他拿出所有积蓄。 ——写出了陈嘉庚对家乡、对教育的热爱。 ——说明他为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拼命地工作”目的是什么?从“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看插图,谈谈你看后的感受…… 陈嘉庚为什么要办这么多学校呢? ——这是陈嘉庚办学的思想动力,也是他创业打拼的动力。 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陈嘉庚是勤劳、诚信,关 心孩子、热爱家乡、热爱 祖国的人。 陈嘉庚是一个怎样的人? 校门 教学楼 图书馆 饭堂 * * * *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