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有机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组成以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组成的活性微生物为主体,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未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自身代谢的残留物。活性污泥的特点结构疏松,表面积很大,对有机物有着强烈的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能力。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活性污泥还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大部分絮凝体在0.02-0.2mm范围内。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系统基本工艺流程细菌类:菌胶团、球衣细菌、硝化菌、脱氮菌、聚磷菌原生动物: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3类。原生动物的主要摄食对象是细菌,出现在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在种属和数量上是随处理水的水质和细菌的状态变化而改变的。其出现的顺序反映了处理水质的好坏(这里的好坏是指有机物的去除),最初是肉足虫,继之鞭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当处理水质良好时出现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等枝虫、独缩虫、聚缩虫、盖纤虫等。(肉足虫)变形虫类 游动型纤毛虫类纤毛数量极多,运动时节律性强培菌初期,在游离细菌及鞭毛虫之后大量出现,随着培菌的进行,游离细菌及鞭毛虫数量不断减少,游动型纤毛虫的数量亦相应减少在正常运行期间,可少量见到;污泥因缺乏营养老化,解絮,处理效果转差时,可见其数量增多 草履虫 漫游虫动鞭毛虫类鞭毛数量少,每个个体仅1-2根,运动时不协调呈现抖动或滑动培菌初期和处理效果差时可大量出现波多虫属和滴虫属固着型纤毛虫类主要指钟虫类原生动物大口钟虫小盖纤虫圆筒盖纤虫树状聚缩虫 累枝虫吸管虫类壳吸管虫 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 猪吻轮虫旋轮虫小粗颈轮虫无甲腔轮虫 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进水浓度水量、水质变化:设置调节池有毒物质:大多数的化学物质都可能对微生物生理功能有毒害作用,大致可以分为重金属、硫化物等无机物质和氰、酚等有机物质,它们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是破坏细胞的某些必要的物理结构,或抑制细菌的代谢进程,它们的破坏程度取决于其在污水中的浓度。其他:悬浮物质、油脂类及油分、溶解盐类三、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被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和同化活性污泥絮体的沉淀和分离生物硝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净化过程与机理(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在很多活性污泥系统里,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很短的时间(10-45min)内就出现了很高的有机物(BOD)去除率。这种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吸附作用所引起的。由于污泥表面积很大(可达2000-10000m2/m3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糖类粘质层,因此,污水中悬浮的和胶体的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通过吸附作用,有机物只是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上,其性质并未立即发生变化。(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CO2和H2O等稳定物质。(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i)如果形成菌体的有机物不从污水中分离出去,这样的净化不能算结束。(ii)为了使菌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多采用重力沉降法。如果每个菌体都处于松散状态,由于其大小与胶体颗粒大体相同,它们将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沉降分离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使菌体凝聚成为易于沉降的絮凝体。(iii)絮凝的原因主要是细菌体内累积的聚β-羟基丁酸释放到液相,促使细菌间相互凝聚,结成绒粒;微生物摄食过程释放的黏性物质促进凝聚生物硝化硝化反应是指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NO2-),然后再氧化成硝酸盐(NO3-)的过程(亚硝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两类菌参与:亚硝化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硝化菌将每g氨氮氧化为硝酸盐需要4.57g氧,同时将每g氨氮氧化为硝酸盐需消耗7.14g碱度生物脱氮(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厌氧或缺氧(DO0.3-0.5mg/L)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反应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氮被异养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成NH3-N,而后经硝化过程转化变为NOx--N,最后通过反硝化作用使NOx--N转化成N2,而逸入大气。生物脱氮可分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个步骤生物脱氮流程A/O缺氧过程:缺氧池中,利用氨化菌将污水的有机氮(OR-N)转化为氨氮(NH4-N)与原污水中的NH4-N一并进入好氧池。好氧过程:好氧池中,除与常规活性污泥法一样,对含碳有机物进行氧化,生成CO2+H2O,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亚硝化菌和硝化自养菌,将污水的NH4-N硝化,生成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为达到污水脱氮的目的,好氧池的硝混合液含有大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