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山东):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精要.pptxVIP

2012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山东):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精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2010·山东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 “复”,又;“故”,原来的;“乞”名词用作动词,请求;“师”名词作状语,像侍奉老师一样。注意全句的文意,省略的成分要补出来。 答案: (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或“原先”)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数”,屡次;“干”,求取,引申为“求见”。虚词“以”,凭借;“见”表被动。 答案: 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或“拜见”)各位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于是”古今异义,在这时候,“咎”,责备;“讥”,讥讽。 答案: 在这时权贵们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备考提示】 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可以借助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可以联想学过的课文中相关的词语。注意词类活用、倒装、省略、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2.(2010·浙江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 述 前 载 无 违 旧 美 叙 中 世 有 协 时 事 而 末 及 鄙 黩 人 皆 奇 其 才 畏 其 笔 答案: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3.(2010·浙江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新财界财经 / 新财界财经 嵢吘莒 答案: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者/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参考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人就像学射箭,发箭而射不中,就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我曾经学过射箭,刚开始的时候一心想射中,眼睛看着靶子,手顺着方向射去,十发九不中,射中的一箭,也是由于侥幸。有位善射箭的人教我从自身找原因,握稳机关,双脚合乎规矩,四肢和身体的每个关节,都要有一定的章法。一个姿势做不好,就会有一种毛病随之而来。所有的毛病都改掉了,章法也就学完备了。这时就是心里并不想着射中,眼睛没有看着靶子,也会十发十中。 5.(2009·高考江苏卷)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_足_下_所_为_文_百_余_篇_实_先_意_气_而_后_辞_句_慕_古而_尚_仁_义_者_苟_为_之_不_已_资_以_学_问_则_古_作_者_不_为_难_到_古_者_其_身_不_遇_于_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解析:  回答本题,可借助“苟”“则”的作用先断开两处,再依据结构,确定“篇”“辞句”“不已”后,“古者”前应断开。 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参考译文】 读您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都是以内容文气为先,而以辞采章句为后,敬仰古人,崇尚仁义,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您的学问,那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