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环保法下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新变化.doc

浅析新环保法下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新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新环保法下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新变化

浅析新环保法下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新变化 江苏金易律师事务所吴晓宇律师内容提要: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环境保护法》修改了环境影响评价补办手续的条款,常见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和“批建不符”处理方法已不同,环保部门对该类违法行为的处理,适用法律不同,执法尺度不一,处理结果各异。本文梳理了建设项目的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结合司法解释、执法解释、立法解释的沿革,进一步明晰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的法律适用。 关键词: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 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法 ?前言 建设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也是各级环保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前,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架构允许企业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只有不在期限内补办,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建设单位往往更注重于建设项目前期的可研、资金落实、开工建设等等问题,而忽视建设项目的产业政策和环境影响,建设项目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和环保“三同时”法律制度的情形屡见不鲜。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由于环境保护设施或措施没有落实,项目运行易产生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企业受到处罚后损失巨大。 建设项目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和环保“三同时”法律制度,受新《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地方性法规的调整,国务院法制部门和环保部(原总局)也有相关法律解释规定。为严惩建设项目中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建设单位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法律风险,使建设项目能依法顺利实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具体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法律责任。 一、建设项目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情形 ??? ?企业建设项目的时候,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前可以允许其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加上国家进行行政许可改革,取消环境影响评价前置审批,下放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主要有“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和批准超五年未重新审核三种情形,实务中企业受“先上车、后买票”思想的影响,发生前两种情形居多。 (一)、建设项目“未批先建”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4条表述为:未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登记表,擅自开工建设,第25条表述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登记表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环评法》第31条表述为: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新《环境保护法》第61条表述为: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56条表述为:建设单位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文件,擅自建设的。 从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所谓的“未批”包括:未(依法)报批,未经批准,未依法提交,无审批文件的情形,重点在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审批批准。依据法律效力优于法规,后法效力优于先法的原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4、25条为《环评法》第31条吸收,不再单独适用;《环评法》第31条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不再适用,而是适用新《环境保护法》第61条,直接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选择责令恢复原状。依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56条规定,判断有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文件,可以单独适用。罚款额度在五万到二十万之间为宜。1999年5月17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认定问题的解释(环发[1999]118号),其中“未经批准”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建设单位已报送,但环保部门尚未作出是否同意的审批决定;二是环保部门已作出不同意的审批决定。 (二)建设项目“批建不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4条表述为: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登记表,擅自开工建设;《环评法》第24、31条表述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上述条款建立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业已经过批准。 依据法律效力优于法规,后法效力优于先法的原则,对于建设项目“批建不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4为《环评法》第24、31条吸收,不再单独适用。新《环境保护法》没有对“批建不符”作出规定,对于“批建不符”,还是应当按照《环评法》第24、31条规定,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何谓“重大变化”或“重大变动”,实践中很难把握,立法的目的是把建设项目是否对环境影响发生变化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