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发育保育特点罗群教程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及保育要点 罗 群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过程年龄分期 学前儿童的主要特点 3—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 身: 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 神经系统比较脆弱, 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的协调性差 学前儿童的主要特点 3—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 心: 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活泼、好动、好奇, 大脑对身体动作的变化又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又无法预见,所以极易发生安全问题。 比如,幼儿在奔跑时,遇到其他幼儿迎面跑来却不知躲闪。 再如,有的幼儿在玩跷跷板时,不顾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自己突然走开等等,都是幼儿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 此外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他们东跑西窜,样样事都想试探、触摸,但由于动作不稳,又缺少生活经验,他们不知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意外! 预 防 《学前卫生学》课程分享 教材 万钫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式 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理论与实践并重 人体几种典型细胞 细胞 同类聚合 组织 几种组织 巧妙搭配 器官 器官 协同作用 系统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什么是运动系统? 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骨连结 不动连结,如颅骨的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 微动连结,如脊柱,脊椎骨之间以椎间盘相连 关节,需要活动的骨连结,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如肩关节、膝关节 骨骼肌 骨骼肌跨过关节,附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骨骼肌收缩牵动骨产生运动,做出各种动作和姿势。 小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骨骼 骨骼在生长 人体四肢的骨头形状细长,叫长骨。人长个子主要是由于脊柱和下肢长骨的长度增加。 1)骨骼在生长 软骨不断地钙化增长,人也就逐渐长高了。 小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 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用,骨头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 2)腕部的骨头 腕部的骨头 人一共有8块腕骨,但要到10岁左右8块腕骨才全部钙化。所以小儿手腕劲不大,不适合拎太重的东西。 3)髋骨由三块骨头拼成 髋骨由三块骨头拼成 小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着软骨连结在一起, 一般要到25岁左右,髋骨才能成为一块完成的骨头。 故小儿在走路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从高处突然蹦下,避免三块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 骨头的成分 成人的骨头无机盐(钙盐)约占三分之二,有机物(蛋白质)约占三分之一, 小儿则无机盐和有机物各占二分之一,外面包裹的骨外膜由特别的厚,在力学上就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 小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青枝骨折 5)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脊柱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叫作“脊柱生理性弯曲”, 即颈部前弯、胸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颈曲、胸曲、腰曲)。 “脊柱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小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 不宜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平衡发展,导致脊柱侧弯。 正确坐姿: 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正确站姿: 挺胸、立腰、收腹、视平、肩齐 肌肉 容易疲劳 小儿的肌肉成分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较少。肌纤维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都不如成人,因此容易疲劳。但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恢复疲劳较成人快。 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小儿会跑、会跳了,但让他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个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有关。大的肌肉发育较早,小的肌肉发育较晚。 关节和韧带 牵拉肘 小儿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脱臼。 当肘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大人在带着小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小儿穿脱衣袖、挽袖子时,不要用力牵拉、提拎小儿的手臂。 脚弓不结实,易成“平脚” 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脚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产生平足的原因主要是幼儿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学走路时运动量不合适,方法不适当或鞋不适合儿童。这些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保 育 要 点   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②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