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氧、温度、pH和磷酸盐等的调节和控制 ①氧。谷氨酸产生菌是好氧菌,通风和搅拌不仅会影响菌种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发酵周期和谷氨酸的合成量。尤其是在发酵后期,加大通气量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 ②温度。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 ℃。当菌体生长到稳定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产酸,因此,在发酵后期,可将温度提高到34~37 ℃。 ③pH。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的最适pH在7.0~8.0。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液的pH会不断变化。如随着氮源的利用,放出氨,pH会上升;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pH会下降。 ④磷酸盐。它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转向缬氨酸发酵。发酵结束后,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进行提取。 防止措施: 1)特殊加热灭菌法 分别灭菌(糖液;磷酸盐等); 低压灭菌(含糖类等培养基采用115 ℃灭菌15min) 间歇灭菌 2)其他方法 加入0.01%EDTA或0.01%NTA等螯合剂到培养基中,防止金属离子发生沉淀; 用气体灭菌剂如环氧乙烷等对个别成分进行灭菌; 过滤除菌法 第八节 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筛选 本章重点 一、微生物的生长 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典型生长曲线(几个时期,特点,对数期3个参数的计算,指数期微生物的应用,如何缩短延滞期?稳定期为何到来?) 了解同步培养的目的和方法。 了解两类连续培养的装置和原理、用途。 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 水活度和渗透压 氧气(分类,酶,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 pH(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 变化的原因及如何调节) 辐射(紫外辐射,电离辐射) 三、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灭菌、消毒、防腐、化疗的异同,并举例。 常用的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电离辐射) 了解常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的种类及原理,石炭酸系数 抗代谢药物,抗生素 (定义,磺胺的作用原理,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5.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青霉素β-内酰胺环结构与D-丙氨酸末端结构相似,从而能占据 D-丙氨酸的位置与转肽酶结合,酶无法正常行使其功能,肽链之间无法彼此连接,抑制了细胞壁的合成。 2)干扰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 :同核糖体30S小亚基结合,抑制氨基酰-tRNA 结合 于核糖体A位点,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同核糖体30S小亚基结合,直接抑制蛋白质合成或 引起错译。 红霉素: 同核糖体50S大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中肽链 的延长。 3)抑制核酸合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酸的合成机制差别不大,所以,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选择毒力通常不如其他抗生素。 丝裂霉素:阻止解链,抑制DNA复制; 利福霉素:与细菌的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结合,阻止 RNA合成; 放线菌素D:抑制RNA转录; 喹诺酮类(合成的,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抑制DNA促旋酶而干扰DNA复制、修复和转录 4)干扰细胞膜 多粘菌素: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释放,细胞内容物外漏。 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与膜固醇结合,引起细胞成分泄漏, 控制假丝酵母感染。 短杆菌肽: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细胞内容物外漏。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膜结构差别不大,所以抑制细胞膜合成的抗生素选择毒力通常不如其他抗生素。 (2)半合成抗生素 对天然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人为改造后的抗生素,称为半合成抗生素。 青霉素易过敏、不稳定、不能口服和易产生耐药菌株。 青霉素结构改造:改造其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6-APA)的侧链R基团。 6‐APA的制备: 6-APA抑菌力微弱,在发酵液中的含量也较低。一般以苄青霉素为原料,利用大肠杆菌的青霉素酰化酶裂解后制取6-APA。 R基团 将6-APA与各种不同的化学合成侧链酶法催化,就可合成各种相应的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等。 (3)生物药物素(biopharmaceutin)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自然界筛选天然抗生素已面临“山穷水尽”的境地,而在筛选新抗生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级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