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omplex Functions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和伟     复变函数的 理论和方法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诸如流体力学,电磁学,热学弹性理论中平面问题的有力工具。    复变函数中的许多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实变函数在复数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omplex Functions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设G为一平面点集, z0为G中任意一点. 如果存在z0的一个邻域, 该邻域内的所有点都属于G, 则称z0为G的内点.         如果G内的每个点都是它的内点, 则称G为开集     平面点集D称为一个区域, 如果它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 D是一个开集;2) D是连通的。就是说D中任何两点都可以用完全属于D      的一条折线连接起来.        设D为复平面内的一个区域, 如果点P不属于D, 但在P的任意小的邻域内总包含有D中的点, 这样的点P称为D的边界点. D的所有边界点组成D的边界. 区域的边界可能是由几条曲线和一些孤立的点所组成的.         区域 D与它的边界一起构成闭区域或闭域, 记作?D.如果一个区域可以被包含在一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里面, 即存在正数 M, 使区域 D的每个点z都满足 |z|M, 则称 D为有界的, 否则称为无界的. 2. 单连通域与多连通域平面曲线    在数学上, 经常用参数方程来表示各种平面曲线. 如果x(t)和y(t)是两个连续的实变函数, 则方程组	x=x(t), y=y(t), (a?t?b)代表一条平面曲线, 称为连续曲线. 如果令	z(t)=x(t)+iy(t)则此曲线可用一个方程	z=z(t)	(a?t?b)来代表. 这就是平面曲线的复数表示式.      设C: z=z(t) (a?t?b)为一条连续曲线, z(a)与z(b)分别为C的起点与终点. 对于满足 at1b, a?t2?b 的 t1与 t2, 当 t1?t2而有 z(t1)=z(t2) 时, 点 z(t1)称为曲线 C的重点. 没有重点的连续曲线 C, 称为简单曲线或若尔当(Jardan)曲线. 如果简单曲线 C的起点与终点闭合, 即 z(a)=z(b) , 则曲线 C 称为简单闭曲线. z(a)=z(b) 简单,闭 z(a) z(b) 简单,不闭 z(a)=z(b) 不简单,闭 不简单,不闭 z(a) z(b)         任意一条简单闭曲线 C 把整个复平面唯一地分成三个互不相交的点集, 其中除去 C 外, 一个是有界区域, 称为 C 的内部, 另一个是无界区域, 称为 C 的外部, C 为它们的公共边界. 简单闭曲线的这一性质, 其几何直观意义是很清楚的. 内部 外部 C 定义  复平面上的一个区域 B, 如果在其中任作一条简单闭曲线, 而曲线的内部总属于B, 就称为单连通域, 一个区域如果不是单连通域, 就称为多连通域. 单连通域 多连通域 * 引  言        在十六世纪中叶,G. Cardano (1501-1576) 在研究一元二次 方程                           时引进了复数。他发现这个方程没有根,并 把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形式地表为                                    。在当时, 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这样表示有什麽好处。事实上, 复数被Cardano引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人们所理睬,并 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接受的“虚数”。直到十七与十八世纪, 随着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情况才有好转。特别是由于 L.Euler 的研究结果,复数终于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大家所熟知的 Euler公式                                     揭示了复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之 间的关系。然而一直到C.Wessel (挪威.1745-1818)和R.Argand (法国.1768-1822)将复数用平面向量或点来表示,以及 K.F.Gauss (德国1777-1855)与W.R.Hamilton (爱尔兰1805-1865) 定义复数             为一对有序实数后,才消除人们对复数真实性 的长久疑虑,“复变函数”这一数学分支到此才顺利地得到建立和 发展。         复变函数的 理论和方法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诸如流体力学,电磁学,热学弹性理论中平面问题的有力工具。        复变函数中的许多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实变函数在复数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docx VIP
- 箱涵施工质量评定表.pdf VIP
- CJJ_T135-2024(2024年版)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正式版.pptx VIP
- DB51_T2579-2019_岷江柏木造林技术规程_四川省.docx VIP
- 2025年《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df VIP
- 飞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杀虫剂解毒功能.pdf VIP
- 某公司完整版审批权限表.doc VIP
- 软件生存周期控制程序-(软件)可追溯性分析报告.doc VIP
- CJJ_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正式版.pdf VIP
- 集团经济业务审批权限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