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抗感染免疫                                    第1节 先天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一、屏障结构 (一)皮肤和粘膜 1.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  2.局部分泌液的作用  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①阻止或限制外来微生物或毒力较强微生物的定居和繁殖;②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 (二)血脑屏障  (三)血胎屏障  二、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一)补体  (二)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低分子量(14.7KD)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源于吞噬细胞,广泛分布于血清及泪液、唾液、乳汁、肠液和鼻涕等分泌物中。溶菌酶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切断连接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聚糖链,使细胞壁丧失其坚韧性,细菌发生低渗性裂解,从而杀伤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因肽聚糖外面有脂蛋白、脂多糖等包围,一般不受溶菌酶影响。   (三)乙型溶素  是血清中对热稳定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是血小板释放出的一种碱性多肽,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膜而溶菌。 (四)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或受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体细胞等合成的一类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糖蛋白。干扰素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它主要作用于正常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使这些细胞获得抗病毒能力。此外 ,它还能抑制某些细胞内寄生物(如原虫和立克次氏体等)的增殖,并对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可分为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IFN-ω、IFN-τ,Ⅱ型干扰素即IFN-γ。IFN-α来源于病毒感染的白细胞,IFN-β由病毒感染的成纤维细胞产生,IFN-ω来自胚胎滋养层,IFN-τ来自反刍动物滋养层;IFN-γ由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IFN-α和IFN-β具有抗病毒作用,IFN-ω和IFN-τ与胎儿保护有关,IFN-γ行使免疫激活功能。  (五)防御素  防御素是一类含有3对分子内二硫键的小分子抗微生物多肽,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亦有人将它称之为抗生素肽或肽抗生素。 防御素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它主要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病原微生物不易对其产生抗性。 防御素还具有十分广范的抗菌谱,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防御素除了对细菌、真菌、被膜病毒有毒杀作用外,还对支原体、衣原体、及一些恶性细胞(如肿瘤细胞)和艾滋病毒有杀伤作用。防御素主要包括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 α-防御素由29~36个氨基酸组成, β-防御素由38~42个氨基酸组成 。  其他非特异性抗菌物质            吞噬细胞杀菌素、血细胞素、血小板素、精素、精胺碱、乳素、转铁蛋白、正铁血红素等   三、NK细胞           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它能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其作用的出现远早于CTL。           在病毒感染早期,NK细胞主要通过自然杀伤来控制病毒感染,在机体产生了针对病菌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后,NK细胞还可通过ADCC来杀伤感染的靶细胞。           NK细胞在抗寄生虫感染和胞内病原菌感染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的杀伤效应主要通过其所分泌的杀伤介质所介导,如穿孔素、IFN-r等。 四、吞噬细胞   第2节 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第3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一、抗细胞外细菌感染免疫 1、抗毒素性免疫 2、溶菌杀菌作用 3、调理吞噬作用 第4节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一、体液免疫 中和作用 促进病毒被吞噬 ADCC效应和免疫溶解作用 二、细胞免疫 CTL的杀伤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作用;K细胞;NK细胞。 第5节  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因世代寄生,寄生虫形成了各种逃避宿主免疫的机制: 虫体表面带宿主成分,免疫原性弱 生活史复杂,不同时期虫体表面抗原不同 有的虫体表面抗原不断脱落更换 有的形成包囊寄生肠腔,虫体大,相应抗体不能作用 有的能抵抗相应抗体等作用 有的可产生破坏抗体的酶  故研究寄生虫免疫预防的疫苗比较困难 一、对原虫的免疫:原虫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以细胞免疫为主  二、对蠕虫的免疫:蠕虫——以体液免疫(IgE)——嗜酸性粒细胞脱出胞浆颗粒——碱性蛋白杀灭幼虫  * * 对胞外菌的防御机制 对胞内菌的防御机制 二、抗细胞内细菌感染免疫 抗病毒的防御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单元重点 Unit 5【速记清单】.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docx
-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和试运转要求.doc VIP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 基于javaweb的旅游文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论文.docx VIP
- 专题01 至爱亲情-2025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热门主题预测与答题技巧指导(解析版).docx VIP
- 79博客-目录书签跳转版.pdf VIP
- CSC-326T5-FA-G [V1.01] [4810] 装置使用说明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