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复习研讨课\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mm 2014新课标全国卷2答案 1、 【参考答案一】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末句再实写“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参考答案二】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情感的。诗人虽然到处飘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014新课标全国卷2答案 2、【答案】韦诗中,诗人梦醒之后,独对孤灯,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苦、失神、惆怅之情。郭诗中,“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4分) (2)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2014年天津卷诗歌鉴赏答案 (1)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虚实结合。由洗手时,闻到涧水的的香味,可以想象到山间暮春时节落花的景象。 (2)《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2014年山东卷诗歌阅读答案 (1) 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11年山东卷诗歌阅读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014年广东卷诗歌阅读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4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2014年广东卷诗歌阅读答案 1、【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解析】抓住总体之景:时间、地点、氛围;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可。 2、【答案】诗人在友人的帆船出发之后仍旧不忍离开,目送扁舟渐行渐远,第一次渲染了不舍之情;一直看到帆船比沙鸥还小,还不忍离开,“愁云”再次渲染;最后,看这时夕阳,还有“一竿红”,反倒怪起友人离别时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这里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怪”的反常心理,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可见两个友情之深。 【解析】抓住怪这个心理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注意题干结合全词,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