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养生产品中期汇报
2015年5月
内 容
1、知识产权情况
2、红光红外养颜仪情况
3、皮肤诊断仪进展情况
4、时间进度安排
一、知识产权部分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面部皮肤光泽度、水分、弹性指标计算方法
摘要:本发明对人体面部皮肤光泽度、水分、弹性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解决现有皮肤测量方法中皮肤指标获取方式复杂、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针对人体面部皮肤图像,在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皮肤光泽度指标基础上,通过构建皮肤光泽度与皮肤水分、弹性指标的转换模型,计算皮肤水分、弹性指标量值,为简化指标获取方式、提高皮肤测量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人体面部皮肤水分、弹性指标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测试者人体面部皮肤图像采集;
利用面部图像采集仪器分别采集测试者面部额头、左眼角、左脸颊和下巴四个部位的肤质图像。
步骤二、光泽度归一化指标值获取;
利用基于单尺度Retinex(SSR)的算法进行人体面部皮肤图像处理,从而得到皮肤光泽度指标值,将其归一化后作为已构建模型目标函数的输入值。
(a)部位代表额头,(b)部位代表左眼角,(c)部位代左脸颊,(d)部位代表下巴。
步骤三、确定步骤二指标值所属范围;
采集皮肤图像样本,通过已有高端仪器测出皮肤的光泽度、水分、弹性真实值。对已有的大部分样本皮肤光泽度真实值归一化后划分若干个等距区间,确定每个光范围的边界阈值,剩下的样本用于测试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已有边界阈值确定步骤二所测皮肤光泽度指标值归一化后所属范围。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范围计算水分、弹性的指标值;
对已有样本皮肤光泽度真实值归一化值划分范围后,在不同的范围内,利用最速下降法做关系拟合,从而构建皮肤光泽度与水分、弹性三者归一化值的关系目标函数,为所属不同范围内的皮肤水分、弹性计算提供关系表达式。这样,通过步骤三确定的范围就可以计算该测试值的水分、弹性指标值。
步骤五、测试不同范围内目标函数模型误差;
利用剩余样本计算不同范围内通过相应的水分—光泽度及弹性—光泽度的转换模型得到的水分、弹性指标值与对应的真实仪器值之间的误差,从而测试模型的可靠性。
一、知识产权部分
实用新型专利: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皮肤诊疗仪
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皮肤诊疗仪,可以通过采集面部图像分析皮肤重要参数状态,实现皮肤表皮层的检测与诊断,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全面了解皮肤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系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外接有传感器(摄像头)模块、MIC模块、SIM CARD模块、Eaphone模块、电源模块、LCD显示模块、UART模块、TF CARD模块、GSM模块、Audio模块。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造型新颖、操作简单、交互性好、价格低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医疗美容价值等特点。同时ARM处理器还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可全面科学地反映皮肤重要参数信息,用户可通过个人皮肤信息库了解自身皮肤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给出权威的专家诊断意见。
主
控
制
器
摄像头模块
LCD模块
TFCARD模块
一、知识产权部分
外观设计专利:红光振动美容仪
用途:通过红光波长和震动于一体的美容仪,红光和震动可同时工作,用于脸和身体局部的美容护理。
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主体造型背部采用圆弧处理,更符合手持把握;机体头部采斜、突出设计,方便于面部按摩、照射;控制面板置于机体内侧,易于用户拇指控制震动模块位于头部红光灯头包围中,可配合光照同时按摩使用。
正视图
右视图
透视图
后视图
二、红外养颜仪情况
红外养颜仪的终版实物图
已提供的材料(已经提供)
1.红光机理调研情况及实验材料
2.红光养颜仪电路板原理图
3.红光养颜仪电路板元器件清单及报价
4.红光养颜仪主控制器程序源代码
5.红光养颜仪外壳设计图
6.红光养颜仪外壳手板费用及壳体材料说明
7.红光养颜仪外壳开模费用及壳体材料说明
建议与意见
是否规划下一步的开模和批量生产?
皮肤诊疗仪第一阶段材料(已经提供)
1.第一版皮肤诊疗仪电路板原理图
2.第一版皮肤诊疗仪程序源代码
3.第一版皮肤诊疗仪外壳手板设计图
4.皮肤诊断仪关键指标评价算法
5.皮肤测试相关数据
三、皮肤诊断仪
三、皮肤诊断仪(算法)
组织进行了多次皮肤数据采集,涉及人员为239人,获得额头、面颊、下巴等部位的皮肤图像数据。
(1)皮肤纹理测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方法,与理学院仪器测试的数据趋势基本一致,结果如表1所示。
(2)皮肤粗糙度测度:基于rosenfield理论的最佳窗口测度算法,与理学院仪器测试的趋势基本一致,
结果如表2所示。
三、皮肤诊断仪(算法)
三、皮肤诊断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