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A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先秦——秦汉
1、2、3
魏晋——宋元
4、5、6、7、8、9
明清
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B “同姓不婚”使王族(姬姓)可以通过婚姻关系建立与非姬姓的血缘关系,从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A项错误。C项不符合“政治角度”的设问限制,错误。与外姓的婚姻与嫡长子继承制无关,D项错误。
2.(2013嘉兴模拟)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解析:D 董仲舒从民生角度出发评价秦始皇,而唐太宗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评价秦始皇,两者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可见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不同。
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解析:D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说明当时仍然有人指责牛耕技术,说明牛耕技术还不普及,D项是材料“主要”反映的信息。
4.(2013哈尔滨模拟)“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解析:D 材料中的“伐辽”“枢密院”等信息表明材料反映的朝代为宋朝,宋朝时中央政府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枢密院掌握军政权,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三司掌握财政权,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材料中的 “宰相李昉等不知……而中书不预闻”等句反映了相权受到削弱。
5.(2013金华十校模拟)北宋“二程”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二程”眼中,“中庸”是( )
A.不偏不倚 B.过犹不及
C.坚守正进 D.以和为贵
解析:C 分析材料可知“中”即不偏、正道,“庸”为天下不易的法则、定理,“中庸”即以正道为天下定理,坚守正进。
6.《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
年份
农业两税
茶、盐、酒、商等
总赋税收入
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
2 321万贯
1 238万贯
约3 559万贯
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
2 762万贯
2 936万贯
约5 698万贯
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左右)
2 162万贯
4 911万贯
约7 073万贯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
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D.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解析:C 分析表格数据,茶、盐、酒、商等收入激增,可知商业在国家收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7.(2013黑龙江联考)《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C 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
8.(2013东莞检测)“这一新发明的起源,就潜藏在三项更古老的发明中: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这一新发明”指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电报 D.互联网
解析:B 印刷的材料包括纸张,印刷的字体仿照拓片和雕刻的“反字”,因此,印刷术的发明体现了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的融合,故选B。
9.(2013开封期末)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题7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随堂演练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题8 改革开放新时期随堂演练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题9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随堂演练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随堂演练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世界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世界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试题(二)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综合检测试题(一) 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10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12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11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
- 【导与练】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