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1—4单元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必修二1—4单元练习

上饶中学高一历史第七周周练(奥赛、实验、重点班用) 命题人:李燕青 一、选择题 1、“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远销欧洲 B.唐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 C.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D.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这表明他主张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3.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4.《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5.下图是英法两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表。 实际工资的增长(1850年—1900年)(1900年=100)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英国 57 64 70 81 90 100 法国 59.5 63 69 74.5 89.5 100 上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 D.1832年议会改革 6.从1868年至1900年,英、美、法、德4国的钢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2355万吨。钢逐渐取代铁,成为基本的工业原料和重要的建筑材料。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工具的变革 B.冶炼技术的创新 C.蒸汽动力的出现 D.工厂制度的出现 7.司马迁在《史记·货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12—1919年的八年问,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1.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 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15.右图反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错误在于 A.违反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 16.下图反映我国1965—1985年出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其经济背景分别是 A.纠正“大跃进”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B.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