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兒黏巴達-小心分離焦慮惹上身
幼兒黏巴達-小心分離焦慮惹上身
精神科心理治療師? 車先蕙 對幼兒來說,媽媽就是他的一切!要活下去,一定要有媽媽在身邊照顧、呵護,從媽媽身上得到食物、水,還有懷抱的觸感,被愛的感覺。一旦失去這些,幼兒就會感受到生命倍受威脅,甚至因此衰竭而死。因此,媽媽的存在,對幼兒來說就等同於生命的存在!失去母愛就失去了維生的機會。與媽媽分離就好像要與自己的生命分離一樣。
分離焦慮的症狀 分離焦慮會發生在嬰幼兒時期,或是兒童期需要上學的時候,有些人甚至延續到成人期,影響人際互動與生活適應。幼兒分離焦慮的行為表現,以黏人最常見。一定要媽媽的陪伴,跟在媽媽身邊,或是媽媽必須在視線之內,否則就會感到強烈不安,哭鬧地非常嚴重。有些孩子會透過拒絕參與某些活動來表現分離焦慮:不願意上學、不想去褓母家,不願意跟其他人玩、或是不願意自己睡覺等等。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會有生理反應或身體抱怨,例如:與媽媽分開時會哭到嘔吐;抱怨頭痛、肚子痛;噁心感等。
分離焦慮的成因 幼兒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呢?發展心理學家探討了幾個可能的因素。
第一:可能跟幼兒的認知發展程度有關。大約在嬰兒期7、8個月開始,幼兒記憶力發展
更加良好之後,能夠開始辨認媽媽和其他陌生人的不同,所以開始產生陌生焦慮,分離焦慮也伴隨發生。
第二:可能與認知發展中的「物體恆存概念」有關。「物體恆存概念」是指嬰兒可以了解
物體從眼前消失後,並不是永遠消失,還可以在他處找到。大約5、6個月的嬰兒就有這種概念,所以假如看到眼前玩具消失了,他們多會表現尋找的行為。分離焦慮似乎可以用「物體恆存概念」發展不完全來解釋:幼兒不了解媽媽在眼前消失後,還是會出現的,因此就產生心裡的恐懼和焦慮,展現分離焦慮的行為。
第三:可能是幼兒「社會發展」較成熟,有「安全的依附關係」,與媽媽關係非常緊密。這種母子關係的緊密連結,會讓孩子無法暫時離開媽媽的身邊。 不論如何,分離焦慮是一種心理反應,與生命中越重要的人分開時,個體越可能產生痛苦的情緒。
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擔心孩子生病而過度保護、過於照顧孩子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孩子當成生活重心而無法與孩子分開等。反而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媽媽也必須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幼兒共同渡過分離焦慮的危機。假如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人發展的必經過程之一,只要適當地處理,幼兒還是會渡過的,媽媽、老師們不必太過度擔憂。
處理分離焦慮的適當技巧 該如何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呢?以下分享幾個重要的技巧:
一、平時的訓練:在嬰兒時期約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平常讓孩子獨處時候也要常發出聲音,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大一點的時候,可以開著門但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或是不時查看孩子等等。
二、要有一段分離緩衝期、漸進式地引導: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分階段讓孩子習慣分離的經驗,譬如托育時先從幾個小時到半天,最後變成一天。托育前先與褓姆見面、去褓母家熟悉環境。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不要擔心分離焦慮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畢竟這是人生必學的功課之ㄧ,有一天你跟孩子還是要分開的!因此一開始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該離開還是要離開。但是要給予保證:拿一個東西給孩子保管,並且承諾一定會回來。放一個孩子熟悉的屬於你的物品在他身邊,好像你就在身邊一樣。
錯誤的處理技巧 以下幾個錯誤的處理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孩子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症狀。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不要在生氣地情況下與孩子分開:孩子需要的是你的安撫的話語或肢體接觸,媽媽情緒化的表現會讓孩子更加不安。
三、避免以欺騙的方式處理:分離焦慮就是因為他不相信你還會再回來,欺騙只會加深孩子對你離開的不信任感。
四、避免趁孩子睡著時離開:醒來後找不到媽媽,才會對孩子造成心理的創傷。經過說明的分離,可以提升孩子適應分離的能力。 最後,分離焦慮是人生必經的歷程。通過了它的考驗,孩子的人生會走得更順、更加獨立、更能爲自己負責。學會面對生命的失去,才會更懂得珍惜擁有的!媽媽只需要適當的處理和協助,扶孩子一把,但不是用全力支撐孩子生命的重量,這樣才能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不會因為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自我防禦的力量。眼看著孩子哭泣跌倒,卻能溫暖地關懷引導,就是母愛最充份極致的發揮!
(文章摘錄自新光醫訊 182期)
.tw/mnews/182/分離焦慮.htm
媽媽不見了—談兒童分離焦慮
臨床心理科/李慧芳心理師
有分離焦慮問題的孩子,在認知方面,常認為依附的對象離開之後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pptx VIP
- 复合肥供货方案及质量保障措施.pdf VIP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pptx VIP
- 路基工程监控量测方案(3篇).docx VIP
- 医院中层领导干部任期审计及离任审计实施办法.doc VIP
- 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docx VIP
- 600MW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手包绝缘缺陷的测试及处理(吉林 长山热电).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应用问答.pdf VIP
- 中国柠檬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社会调查教程(第七版)教学课件第10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