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行m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2.品读诗歌,学会鉴赏诗歌。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情境导学 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展开想象,用生动流利的语言描述诗中所写景物。 3.这首诗写了什么? 学习范仲淹词两首 朗读诗词,理解诗句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较阅读 《山行》与范仲淹的两首词相比,情调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山》:热情赞美勃勃生机 热爱大自然,歌颂枫叶不畏严寒的精神。 《渔》:悲壮 思乡报国 《苏》:悲凉 旅思乡愁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香山 山行 杜牧 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美丽秋色的赞美,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1.“寒”改为“青”或“苍”好吗? 2.“生处”改为“深处”好吗? 3.“晚”改为“美”好吗? 4.为什么人们偏爱“霜叶红于 二月花”这句诗? 探究 :品味诗歌语言 不好。因为“青山”或“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 时节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 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 “生”字更给人一种飘浮缭绕的动态感,又有滋长不息之生机,所以“生”字让诗句意蕴更丰富。 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不舍得登车离开,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对比,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富有哲理,经霜色愈浓,磨难之后愈显旺盛生命力。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问题探究: 1.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据中心互联技术专题一:AI变革推动CPO技术商业化加速.pdf VIP
- 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和吊架图集.pdf VIP
- 产数工程师L1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x
- Arcgis操作-实验九: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doc VIP
- 体例格式12:任务6教学单元3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之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医疗器械、耗材技术服务方案、售后服务方案.docx
- 高等数学(第三版)全套教案.docx VIP
- 汽车智能底盘原理及技术 第3章 线控制动系统.ppt VIP
- 临床诊疗指南.doc VIP
- UL 1439-2018 UL设备边缘锐度的安全试验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