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声声慢ppt.ppt
知作者 创作风格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公元1127年,(李清照43岁时)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本词写作背景 当时,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南渡过程中夫妻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愁苦。 朗诵 思考: 本词词眼是什么? 析意象 谢谢~ 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 图片 李清照 声声慢 知作者 析意象 明主旨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8岁:与赵明诚结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 度过了此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金石书画被毁。 46岁:其夫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后去世,终年49岁。 47岁: 李清照为其夫解不白之冤,各地漂泊。 48岁: 居于浙江,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 49岁: 再嫁张汝舟,可惜并非良人与其离婚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 反映战乱痛苦,表现思夫、思乡、思国之情。 闲愁-清丽婉转 浓愁-沉郁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愁 词人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自己“愁”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意象: 淡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 三杯两盏淡酒 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淡酒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风,特别是秋风,会为人添几分凉意。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雁象征离愁、象征悼亡、怀乡之情 在诗词中,以雁写思因为大雁定期南飞,尤其是春天来临,大雁奋力飞回故巢,很容易引发那些归期未定的人形成对比,从而触发无尽的愁思。 在本词中,雁的寓意;结合课文注解,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词作者当年曾寄《一剪梅》词给丈夫赵明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如今丈夫已逝,家乡难回,故云“伤心”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结论:黄花暗喻作者孤苦飘零的晚境。 黄花多指落花,菊花,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景,添悲伤之情。 —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牵愁的象征。 梧桐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就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此时的细雨不仅仅只滴在梧桐叶上面,更是滴在作者心扉上。 雨通常会给人以一种阴冷的感觉,连绵不断。增加愁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