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军行》导学案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炯《从军行》导学案1

杨炯《从军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2在了解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勇于报国的精神 3 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夸张、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 4初步了解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赏析诗句,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例如我们学过王昌龄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诗歌,即杨炯的 二、解题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三、作者简介 杨炯: 650-693? ,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四.诗的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 ,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五.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从军行:? “烽火”句: 牙璋: 龙城: 凋: ? 百夫长: 3、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并再次朗诵 4、集体朗读,读出语调 六.赏析全诗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3、具体分析 ㈠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3.赏析关键词“自”。 ㈡颔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赏析“绕”字。 ㈢颈联: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2、苏轼认为诗作应“言而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认为《从军行》是否做到这一点?为什么? ㈣尾联: 七.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知识归纳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拓展阅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问题: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