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余辉-陆神洲学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发光机理及应用 陆神洲材料物理与化学 内容 什么是长余辉发光? 长余辉材料 ——长余辉发光材料简称,又称夜光材料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发光颜色单调 主要集中在440—520nm 范围之间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目前研究最广泛、发光性能最好的一类长余辉发光材料是Eu2+ 激活的铝酸盐材料,主要加入三价稀土离子(RE3+ )作为形成长余辉的离子 对于这类材料主要有两种发光模型: 空穴转移模型 空穴转移模型 位移坐标模型 位移坐标模型 长余辉材料的一般应用 长余辉材料的一般应用 目前问题 对于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未来展望 发光过程 长短效之分 发展历史 1 发光机理 2 常见应用 3 未来展望 4 “绿色”光源材料 长余辉发光——光致发光 激发光停止照射后物质仍能够持续发光的现象 特点 利用阳光或灯光储光, 夜晚或在黑暗处发光 不消耗电能 节能发光材料 吸收太阳或人工光源产生的光发出可见光,在激发停止后仍可继续发光的物质 夜明珠是历史记载最早的长余辉发光体 ——价值等同“和氏璧” 真的价值连城吗? 真相:萤石(CaF2)在结晶过程中,稀土元素进入晶格时形成发光中心 常见矿物,即使能发光的为少数,价值也无法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相比 我国 1603 年,意大利鞋匠Vencen cino Casciavolus 试图通过加热不同的矿石获得金子 得到了能在夜间发红色冷光的石头 外国 成分:BaSO4,其中含有Bi或者Mn,加 热后变成硫化物 ? ? ? 真正对长余辉材料的研究 ——始于140 多年前 1866 年Sidot 首先制备出发黄绿光的ZnS:Cu 第一代:硫化物基质 碱土金属硫化物(如CaS:Bi、CaSrS:Bi 等) 过渡元素硫化物(如ZnCdS:Cu、ZnS:Cu 等) 以硫化物为基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覆盖了从蓝光到红光的整个可见光范围 其后,人们发现了不少以硫化物为基质的长余辉材料 第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长余辉材料,曾主要用于钟表、仪器及特殊军事部门 第一代:硫化物基质 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化学稳定性差 在紫外光照射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易分解,变黑,发光减弱,最后丧失发光能力 一般只有几十分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余辉时间短,光辉度低 A B 添加放射性同位素 余辉时间延长到数小时 在材料的处理、回收及废水的处理上要求严格 使用过程中会给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 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代:稀土激活的硫化物 近10多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硫化物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取得较大进步 以稀土离子(主要是Eu2+)作为激活剂,或添加Dy3+、Er3+等稀土离子或Cu+等非稀土离子作为辅助激活剂 ZnS:Eu2+、CaBaS:Cu+,Eu2+、CaSrS:Eu2+,Dy3+ 发光颜色从蓝到红的多样性,是目前铝酸盐等长余辉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亮度和余辉时间为传统硫化物材料的几倍 仍存在耐候性差、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缺点 与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相比,发光强度低,余辉时间短 优势所在 1964 年,Froelich 发现用作CRT绿色荧光体的SrAl2O4:Eu2+ 经过太阳光的照射后,可以发出波长为400—520nm 的可见光 第三代: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 1975年Бланк报道了MAl2O4:Eu2+ (M = Ca、Sr、Ba)的长余辉特性 ——对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97 年前后,Sugimoto 等制备了发黄绿光的SrAl2O4: Eu2+,Dy3+,获得了特长余辉的发光 ——使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又发生了一次巨大飞跃 目前,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是开发最成功的,并占据着新一代长余辉材料的主流地位 发光效率高,余辉时间长 化学性质稳定(耐酸、耐碱、耐候、耐辐射),抗氧化性强 无须添加放射性元素提高发光强度和延长其余辉时间 遇水不稳定 可以在空气中和某些特殊环境中长期使用 发光亮度衰减到人眼可以辨认的水平的时间最长差长超过2000min 1、化学性质稳定,尤其是耐水性好 2、扩展了发光颜色范围 2、在发光陶瓷方面的应用性能明显优于铝酸盐材料 第四代:硅酸盐体系 目前硅酸盐体系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性能还未到达铝酸盐材料的水平,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起因: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原料SiO2价廉、易得,广泛应用于照明及显示领域 ——但这些材料都是短余辉的 进展:1975年日本首先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