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从文学案
五四以来都有一个“启蒙-觉醒”的过程,觉醒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先有一个新理论,然后才产生出来。他这个自我建立的基础很难说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论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把这样一个普遍的情况和沈从文去比的话,沈从文这个发现自我就非常有意思。张文江老师讲《庄子?寓言篇》讲到人要“得其自”,也就是发现自我——但这个自我不是事先预设好的,那个方式是要“沿路追溯自己生命的来历”,我觉得“沿路”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从文自传》就是讲的一个“得其自”的过程,叙述自己生命来路,由这样的来路找到和确立一个这样的自我。 “沿路得其自”。这是相当要紧的指出。意谓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世界观能够在对本原性的追寻中达成与世界的和解和信认。新颖在书中两个地方说到这个“得其自”。一个在讲《从文自传》的专章,一个在作为导论的与刘志荣的对谈中,上面这一段摘自“对谈”。因为其中讲到张文江,讲到他所领悟“得其自”的地方,在我看来,这其中也可见新颖“沿路寻找”的真实痕迹,有特别的意义。 再看他讲沈从文50年代后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这一段: 可以把这说成是一个学者的阶段,我不愿意这么说,我觉得是一个知识分子实践的阶段,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他要找到这个位置,要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安身立命,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这个代价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受很多苦啊等等,那只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知识分子的意义与价值,不是先天存在的,它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三段,我认为是把张新颖对沈从文三个最重要的理解抄下来了。 为什么他会说沈从文是最好的?首先是因为他在其中发现了人世以外的生机,他的本性能在那个世界中获得安宁,他的热情又能被那生机所鼓舞;不仅仅是这样,他顽强地强调沈从文为我们打开的那朝向天地的窗门,是我们的文明走出封闭的焦虑可能借助的生机。同时,他理清了沈从文这个从“那个世界”中来的人,进入“人的世界”后的精神路径:如何寻找前世和将来,怎么尽力在当下立足、怎么为当下舍身,在尽完自己应尽的责任后,最后再清清白白地回去。沈从文对人世是认真深情的,但又是不属于的,他忠诚于生命,而这生命又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沈从文精读》实际上是一部关于沈从文的启示录,它接触到了沈从文那本原性的哀痛,整本书有一种心灵洞开的光芒,又有一种清晰的光泽。“他死过一回。有意思的是,他死了才能活过来,而很多没有死的人就那么半死半活着了……”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
《从文自传》篇幅较长,课文只选收了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传记主要是由传主的回忆片断组成,虽有些跳脱,阅读也不会有多少困难。况且这篇传记非常好读,能激活对作家传奇人生以及乡土风物特异性的好奇心。布置学生阅读时应当提醒注意两个重点:
?
第一,同学们可能首先被沈从文的阅历“故事”所吸引:这位穿着草鞋从边地走来,没有上过多少学、却最终成为教授和大作家的“乡下人”,人物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让学生了解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书”,感受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这是一种收获。但更加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沈从文的传记看作是一本关于人在逆境中成长的“教科书”。这部传记可能给予同学们最重要的启迪是: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坚韧的性格,激励人追求生活的意义。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的学习生活现实,讨论一下“青春成长”“挫折教育”和“读社会这本大书”等话题。
?
第二,《从文自传》展示了一幅幅神秘有趣的风俗画,有的还很原始残酷,与我们当今的生活有非常大的距离,同学们读来有很强的“陌生感”。可以抓住这个感觉,提示学生注意其背后可能蕴藏着的悲剧,阅读时不停留于猎奇,最好能发掘“奇”中的人文思索,“奇”中的批判意识。比如,沈从文对于城市文明过于物质化显然持批评与焦虑态度,他力图从民间质朴原始的“生命方式”中提取人类文明的“活力”。这种看法也浸透了他的自传。但是这个问题也比较难一些,不妨点到即止,做引发式的提示。后面提供的关于沈从文创作及其对人类文化命运的思索(《从文自传》附记和温儒敏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有关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的评论节选),可以作为理解这篇传记情调和含义的一种参考。
?
另外,这篇传记由于传主生活经历的太多苦难,加上作者在回忆中不时融入淳厚的情感,引发对人生的慨叹,读来有某种沉重与辛酸。应当指出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这份沉重,启发学生:对于强者来说,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也和阳光雨露一样,都从不同侧面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现实中的曲折、坎坷、苦难可能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让人能更加以阔大的心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人简介.doc
- 建阳一中高三月考1试卷.doc
-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ppt
- 苏教语文第四册练习1部首查字法.ppt
- 学生用 抚州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4-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学案(学生) 2.doc
- 语文第四册识字6课件.ppt
- 哈姆莱特1.ppt
- 莎士比亚知识竞赛.ppt
- 最终整理复习资料.doc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沪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浙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外卖市场2025年增长瓶颈及行业规范与自律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苏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中国海底采矿设备和运输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国产化竞争格局与技术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