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阳一中高三月考1试卷
建阳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2010.9.17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一、背诵默写(共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卒相与欢,。(3分) ( )
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
B.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品行不好,无耻)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推测,估计)
C.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快要,近于)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攻下)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特,奇怪)
D.距关,毋内诸侯(3分)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7.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3分) ( )
A.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作《师说》以贻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申之以孝悌之义 (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
【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迕:触犯
B.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 第:但
C.邈巷战不克 克:能够
D.乃拘于燕山府 拘:关押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邈有“才略”的一组是(3分) ( )
①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②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③邈慨然复起就道 ④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
⑤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⑥邈愤,诋毁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
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
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
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3分)
(2)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3分)
四、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
1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念奴娇 赤壁怀古.doc
- 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doc
- 寡人之於国也.ppt
- (学生用)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
- 语文必修四课程纲要.doc
- 文学常识 学生测试.doc
- 霍拉旭.doc
- 辛弃疾-老师版.doc
- (教师用)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