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学火灾蔓延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可燃物在着火之前,一般因受热而发生热分解,在热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剩下的基本上是由碳和灰分组成的固体残留物。可燃性气体如果遇到适量的空气并且具有足够高的温度,那么就会着火燃烧,形成气相火焰。而固体残留物常常在可燃性气体开始燃烧或几乎全部可燃性气体燃烧掉之后才开始燃烧,称为固体表面燃烧。 固体可燃物着火的一般过程 2.3.1 煤的着火过程 见p22 煤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混合体,影响其燃烧的因素 很多,不同的测试方式获得的捉获温度有很大区别。主要测试 有:随炉温升高观测煤的着火温度及重现性;低升温情况下的 着火特性;降低风速情况下,观测其循环稳定性! 图 Wiser提出的煤分子结构模型 煤在堆放过程中发生自燃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是因为煤炭在常温下也会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氧化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来,热量在煤堆里聚集,温度就会升高,温度升高又加速煤的氧化作用,当温度高于60℃时会使煤的温度急剧升高,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引起着火,这就是煤堆只靠自身氧化作用不需外界火源而引起的自燃现象。容易受到氧化的褐煤和长焰煤更容易发生自燃。   为了防止煤炭自燃,最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减少煤与空气的接触,例如把煤堆实,或在煤堆表面洒上一层覆盖粉。并定期检测煤堆的温度,一旦发现温度接近60℃,则及时做散热处理,例如把高温区域内的煤挖出来迅速散热等。注意,千万不能在高温区加水,这样反而会加速煤的氧化和自燃。 煤 的 自 燃 烟煤 蜂窝煤 煤渣 2.3.2 木材着火过程 木材受热后,水份首先析出,随后才发生热解、气化反应,析出可燃性气体。当温度达到260℃时,可燃性气体的析出量迅速增加,此时遇明火可将其点燃,但并不能维持稳定燃烧。这是由于可燃性气体的析出速率还不够大,只能发生闪火现象。所以260℃为木材的闪火点温度。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可燃性气体的析出速率随之增加,木材开始形成稳定的气相火焰。该温度为木材的着火温度。随后的燃烧过程与煤相似。 木材着火过程 顺木材纹方向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大;垂直木纹方向透气性差,导热系数小,一旦受热则不易散掉,容易形成局部高温,对热解、气化反而有利,所以垂直木纹方向较顺木纹方向容易着火。在森林火灾和建筑火灾中,木制品的烧损情况往往是沿垂直木纹方向烧损严重,而烧痕往往不连续,呈一个一个的深洞。 2.3.3 高分子材料着火过程 高分子-是有成千上万个原子组成的大分子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过程十分复杂,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高分子材料受热之后,发生软化熔融、热分解,直至着火。其中热塑性塑料容易软化熔融。热固性塑料不软化熔融,而是直接发生热分解反应。热塑性塑料熔融后就会流动、滴落,将会促进火灾的蔓延。 当高分子材料燃烧时,在其表面附近存在凝聚相热分解区,气体分解产物预热区,和火焰气相反应区,各区内进行着性质不同的化学反应。在气相反应区中,可燃气体燃烧并放出热量。热量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到气体分解产物预热区,加热气体。经预热的气体不断进入火焰气相反应区,使燃烧得以持续进行。同时火焰区的热量也传递到固体表面,加热固体,使之升温、热解,产生气体。燃烧所需氧气通过扩散进入反应区。 生活中的高分子:蚕丝、棉、麻、毛、玻璃、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着火过程 2.3.4 阴燃的发生过程 阴燃是固体物质特有的燃烧形式。(填空题) 所谓阴燃是一种在气固界面处的燃烧反应,是一种没有气相火焰的缓慢燃烧 易发生阴燃的材料大都质地松软、多孔、或成纤维状。当它们堆积起来时,更易发生阴燃,如纸张、木屑、锯末、烟草、纤维植物以及一些多孔性塑料等。阴燃的温度较低、燃烧速度慢,不易被发现。但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时间的阴燃可转变为有焰燃烧,酿成火灾。此外。阴燃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可燃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性;阴燃火灾发生堆积物的内部,较难彻底扑灭,并且易发生复燃。因此阴燃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阴燃的发生过程 区域Ⅰ(灼热燃烧区)。在该区纤维素中大部分气体已经挥发掉,剩下的固定碳进行表面燃烧,温度在四个区域中最高,可达600~750℃。 区域Ⅱ(热解碳化区)。区域Ⅰ中燃烧热传导到区域Ⅱ后,使该区域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250~300℃时,纤维素发生分解,析出气体。但由于气体析出速度较小,可燃气体浓度不高,未达到燃烧的条件。在该区上方有烟逸出,烟中含有可燃气体。 区域Ⅲ(原始材料区)。在该区温度较低,纤维素不发生热解,保持原始状态。 区域Ⅳ(灰烬区)。纤维素热解剩下的固体碳经一段时间的燃烧后,只剩下非常松散的灰烬。该区的温度逐渐下降。 阴燃发生的条件 可燃物在受热分解后必须能产生具有一定刚性结构的多孔碳。 发生阴燃需要一个适当的供热热源。供热强度过小,不能发生热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