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公众场所防火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基础知识 公众场所防火 第一章 基础知识篇 一、人类与火 火的存在,先于人类。早在1万8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学会了人工取火。火产生光、热,早期用于照明、驱赶野兽、取暖、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金属。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文明。今天人类仍离不开火。 每年因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2006年全国火灾起数222702 ,死亡1517人,受伤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7.8亿元 。 二、燃烧的基本概念 (一)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C+O2→CO2+393.5kJ 燃烧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电炉、灯泡放热发光是燃烧吗? (二)发生燃烧的条件: 1、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 (1)可燃物: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酒精、氢气、乙炔气、钠、钾等。 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燃烧难易程度 气-液-固 (2)氧化剂(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普通燃烧是空气中的氧(少于15%时,多数固体不能维持燃烧),氟、氯等也是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供给可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直接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间接火源:高温、自燃起火 2、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汽油-38℃以下蒸发的浓度不足 一定的氧气含量。汽油最低氧含量要求14.4% 一定的点火能量。可燃物有本身最小点火能量要求 三者相互作用。 (三)燃烧类型: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1、闪燃 (1)闪燃定义: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2)闪点: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汽油-50℃ 酒精13℃ 煤油38-74℃ (3)闪点的应用 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依据可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将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闪点28℃ 酒精、汽油 乙:28 ℃ ≤闪点60 ℃ 煤油 丙:闪点≥60℃ 柴油、机油、花生油 2、着火 (1)着火定义: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着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2)燃点:是指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又称着火点。可燃物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时是不会着火的,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某些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如表所示。 3、自燃 自燃: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靠自身发热或外来热源引发的自行燃烧现象。 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黄磷30二硫化碳90赛璐珞180沉积状木粉260 ℃ 自燃分类:受热自燃-无外界明火直接作用,受外界热源影响引起的自燃;本身自燃-靠物质内部发生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产生热量引起的自燃。 部分容易发生自燃的物质 (1)黄磷暴露于空气中自燃是最典型的本身自燃现象 (2)植物的自燃 能发生自燃的植物有干草、谷草、麦秸、稻草、树叶、麦芽、锯末、甘蔗渣等。关键:堆垛大小、时间长短、水分多少 (3)浸油物品的自燃 浸油物品是指浸有油脂的棉花、棉纱、棉布、纸、麻、毛、丝绸和金属粉末等的总称。浸油物品自燃的关键因素是油的成分和是否堆积在一起。 (4)煤的自燃 4、爆炸 (1)爆炸定义: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的剧烈膨胀等现象。 特征: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压力突变,产生破坏。 (2)爆炸分类:按爆炸过程的性质,通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物理爆炸:液体、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压力超过容器极限而使容器爆炸。如:高压锅、液化气瓶 化学爆炸: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而形成的爆炸。 常见化学爆炸: (a)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汽爆炸: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如:在0℃时酒精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达到2.25-11.8%时,遇到一定能量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 (b)粉尘爆炸:面粉、木粉、煤粉等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如:木粉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2.6~25%以上时,遇到20mJ以上的点火能量,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实例:2001年4月7日,位于龙文区蓝田镇小港村的漳州市龙文区人造板有限公司除尘器粉尘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烧伤面积95%、97%,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伤(烧伤面积55%以上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