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综合评价分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守余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年4月 储层地质模型的概念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储集层综合分类及评价 油藏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综合研究的最终成果,它 是对油藏类型、砂体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储层参 数和流体性质空间分布及微观储层特征的高度概括, 它是油藏综合评价的基础,可以反映本地区油藏形 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等复杂的地 质条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起到预测作用。 (1)、油藏地质模型 1、储层地质模型的概念 完整的油藏地质模型应包括: 构造格架模型:油藏构造形态及断层分布; 储层地质模型:储层建筑结构及各种属性的空间分布 流体特征模型:储层内油气水分布,即各种流体饱和度分布和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 其中关键是储层地质模型。 储层地质模型把储层各项物理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定量地表征出来。通常的模型是把储层网格化,给每个网格赋以各自的参数值,来反映储层参数的三维空间变化。 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 完整的储层地质模型具有如下特征: 满足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 能反映储集层的孔隙、渗流及动态特征 满足不同层次预测的需要 实质上储层地质模型是储集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的综合反映。网格的尺寸愈小表明模型愈细;每个网格的参数值与实际值误差愈小,表明模型的精度愈高。 (2)、储层地质模型 储层模型针对的是一定的储层单元,是根据已知的储层性质建立的一个典型的、抽象的简单储集体,它包括储集层的整体特征和在时空的变化特征,即储层的非均质性。 储层模型不是储层资料的简单汇总,而是对各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抽象并展现出能反映储层单元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模型必须既能反映储层的特征,又具有代表性。 按开发阶段的需要(不同用途): ①概念模型是针对某一种沉积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其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区内有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该模型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早期。 ②静态模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一个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应用于开发井网钻成以后阶段。 ③预测模型是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的预测应用于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和三次采油。 (3)、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 按储层的建筑结构 碎屑沉积环境的三种基本储层类型 (K.J.Weber和L.C.Van Geuns,1989) 陆 相 海 岸 相 海 相 千层饼状 席状洪积物 湖泊席状砂 风成砂丘 障壁坝 海岸沙脊沉积物 海侵砂 浅海席状砂 滨外砂坝 外扇浊积岩 拼合状 辫状河沉积物 点砂坝 混合湖泊/冲积 混合风成/干谷 组合相复合体如 潮道冲填的障壁坝 高N/G比的河道 冲积/河口坝 风爆砂透镜体 中扇浊积岩 迷宫状 低N/G比冰水沉积物 低曲折度河道冲填物 低曲折度分流河道 冲填物 上扇浊积岩 滑塌岩 低N/G比风暴沉积 按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地质模型是反映油藏规模的地质模型。能够确定全油田的基本特征。 小层沉积模型:反映在小层范围内储集体规模的沉积模型。旨在阐明储集体规模的宏观非均质,特别是侧向连通情况。 单砂体单元模型:旨在阐明单砂体规模的物性变化,重点是渗透率在剖面和平面的变化及其对油水运动的影响。 微观结构模型:粘土矿物的类型、数量、产状及其与孔隙空间的位置关系。揭示填隙物潜在敏感性。 按储集层定量流动特征 S.R.Jackson等1989年 地质模型:沉积、成岩、构造、地球化学四个子模型 渗透率模型:沉积模型基础上加岩石物性参数 流动单元模型:流动特征参数 按岩石物性物理特征 Robert Ehrlich等1991年 孔隙度模型 渗透率模型 地层因子模型 胶结指数模型 2、储层地质建模的步骤和方法 储层建模就是对储层进行概念化、模型化、定量化,建立一个可以定量表征储层特征的地质模型。 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 储层建模具有如下优势: 更客观地描述储层,储层建模可从三维乃至四维空间上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任意旋转、任意切片,表征油藏的细节,有利于合理的油藏评价和开发管理。 更精确地计算油气储量。随机建模可给出一系列实现, 将这些实现用于三维储量计算,则可得出储量分布。 有利于油藏数值模拟。 A、储层模型的类型 按规模: 小规模(微观)、中规模(单元)、大规模(层组)、特大规模(油田) 按用途: 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按属性: 成因模型、孔隙模型 B、不同类型的储层原型模型的建立 露头模型 密井网模型 (1)、储层建模的研究内容 C、储层建模方法 确定性建模方法 随机建模方法 仿真模型的建立 建模方法的适用性 建模方法的综合运用 D、储层建模步骤 E、储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