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食品卫生基础
第一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
第一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分类(T)
一.生物性污染
包括微生物(细菌、细菌毒素、霉菌、霉菌毒素)、寄生虫、昆虫污染。
二.化学性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滥用。
三.物理性污染
杂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2
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
◆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昆虫污染。
◆以微生物污染范围最广、危害最大,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
3
(一)食品腐败变质(T)
定义:
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因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变,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变化。
1.变质原因
(1)食品本身组成和性质
(2)环境因素
(3)微生物作用。
4
2.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
(1)蛋白质分解
——肉类、鱼虾蟹、蛋类、大豆制品。
(2)食品中脂肪酸败
——食用油脂及油炸食品。
(3)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粮食、果蔬等。
5
3.鉴定方法及鉴定指标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最简单、实用、常用的是感官检验法。
6
感官检验:
(1)味觉检验法、
(2)嗅觉检验法、
(3)触觉检验法、
(4)听觉检验法、
(5)视觉检验法;
主要从色泽、气味、声音、含水量、质地等指标检验:
7
各类食物的感官检验指标:
1.肉类新鲜度的鉴别
(1)从色泽、气味、肉汤
(2)动物被宰杀后,肉质经过四个阶段的变化:僵直、成熟、自溶、腐败变质。
2.富含油脂食品
主要是油脂的自动氧化酸败使食品产生哈喇味;
3.碳水化合物食品
主要是发酵产酸、产气、斑点、霉变、虫蛀。
8
肉类化学指标:
(1)挥发性碱基总氮(TVB-N)
——肉类食品(也适于大豆制品)腐败鉴定的化学指标;
(2)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含量
——主要用于鱼虾等水产品;
(3)K值 :主要适于鉴定鱼类早期腐败。
(4)酸价和过氧化值——油脂变质检验指标。
9
(1)挥发性碱基总氮:
◆是指肉鱼浸液在弱碱下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氮总量。
◆标准为:
猪、牛、羊、兔肉均为(mg/100g):
鲜肉15;
次鲜肉15-30;
变质肉30。
10
(3)K值:鉴定鱼类早期腐败
若K≤20%,说明鱼体绝对新鲜;
若K≥40%,说明鱼体开始有腐败迹象。
11
附表:我国食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卫生标准
品名
酸价
过氧化值
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米糠油 、麻油、茶油、玉米胚芽油
≤4
棉籽油
≤1
≤12
色拉油
≤0.3
≤10
食用煎炸油
≤5
食用猪油
≤1.5
≤ 16
人造奶油
≤1
≤ 12
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麻油、茶油、玉米胚芽油
≤12
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
≤20
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食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卫生标准:
品名 酸价mg KOH/g 过氧化值meq/Kg
食用植物油≤0.6 ≤10
食用猪油 ≤1.3 ≤10
精炼猪油 ≤2.5 ≤16
人造黄油 ≤2.5 ≤16
食用牛脂 ≤2.5 ≤16
棕 榈 油 ≤0.6 ≤10
13
(5)微生物学常用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最近似值
14
4.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1)低温保存
(2)高温灭菌
(3)脱水干燥
(4)提高渗透压
(5)提高氢离子浓度
(6)添加化学防腐剂
(7)辐照。
15
(2)高温灭菌
1)高温灭菌法
食品在115℃左右的温度,大约20分钟,可杀灭繁殖型和芽孢型细菌,可破坏酶类,获得接近无菌的食品。如罐头食品。
2)巴氏消毒法
是将食品在60-65℃左右加热30分钟,或80-90 ℃加热30秒钟或1分钟,可杀灭一般致病性微生物。如牛奶、酱油、啤酒、果汁及其他饮料的消毒。
16
(3)脱水干燥
脱水可采用日晒、阴干、加热蒸发水分、减压蒸发、冰冻干燥等方法。
冰冻干燥既保持食品原有理化、生物学性质不变,又保持食品原有的感官性状。加水复原后可恢复到原有的形状和结构。
17
(4)提高渗透压
1)盐渍法
食盐浓度达8%-10%,可停止多数微生物的繁殖,但不能杀灭微生物;
杀灭微生物的食盐浓度为15%-20%。
2)糖渍法
糖渍食品是利用60%-65%以上的高浓度糖溶液抑制微生物繁殖。
18
(5)提高氢离子浓度
大多数细菌在PH<4.5时受到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译林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第14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ppt VIP
- 电磁振动排种器振动系统参数的确定.pdf VIP
- 《中国金融发展史》课件.ppt VIP
- HTN78A3_Datasheet_V0.1佰泰盛世科技.pdf VIP
- 一种排种器振动试验台.pdf VIP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全册】.pptx VIP
- 2025-2030原料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李华.电子教案42962第13章节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