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18《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doc

苏教版五下18《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月光启蒙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新词,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感悟母亲对孩子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感受民歌童谣的一些特点。 3.学习抓住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在表达方面的巧妙;初步学用“通感”和“拈连”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感悟母亲对孩子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感受民歌童谣的一些特点。 难点:学习抓住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在表达方面的巧妙;初步学用“通感”和“拈连”修辞手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读情况。2.. 2.交流孙友田资料。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板书:月光启蒙) 4.解题: “启蒙”是什么意思?“启”就是打开,“蒙”呢?什么头?草字头的字,多数跟什么有关? 对,它最早就指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有遮盖的意思。那你想想,“启蒙”连起来该怎么讲?(打开,使原来遮盖的东西看得见。)齐读课题。 5.质疑:“母亲是怎么启蒙我的?”“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的预习单,检查学生能否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师重点提醒: “落”“混”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组织学生把生字书写正确、规范。重点提醒:“辰”里面是两横。 (3)学生练习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出示词语 出示第二组词语: 莲花落 混沌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 “混沌”把它放到句子里去读一读,“豁然开朗”,那你推想一下,“混沌”大概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启蒙”。 3.检查课文朗读。 (1)同位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逐段读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4.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母亲除了用歌谣“启蒙”,还用什么方式启蒙“我”?快速浏览课文,画出重点词语,寻找答案。交流,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2)根据这四个内容分段:唱歌谣(1——5)讲故事、唱童谣(6——9)说谜语(11——13)总结全文,点明母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14)。 (3)把课文读薄,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出示:( )的夏夜,母亲在( )下,为我唱( ),讲( ),唱( ),猜( ),(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诵读美景,感悟月夜,体会美妙 1.师导语: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出示:插图和文字) 2.这是怎样的月,这是怎样的夜啊,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也来读一读这童年的夏夜。生对照图文诵读。 3.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夏夜?交流:多美啊!你能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配乐指名读。(出示:诗歌排版第1 小节) 5.齐读。多美的月夜啊,多么温馨的情景啊!让我们通过读,把这夏夜的美妙传达。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读歌谣,学歌谣,悟“启蒙” 1.这的确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的美吗? 2.交流:母亲给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 (出示:两段歌谣)我们也来读一读这两首歌谣。 3.指名读,正音就行。 4.指导朗读。你知道母亲是怎样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吗? (1)交流并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 (2)“三月的和风”什么感觉?(轻柔的,舒服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很柔和,很温暖。) (3)“小溪的流水”呢?(叮叮咚咚,很恬静) (4)那你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老师教你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5)指名读。评: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齐读。 (6)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 5.师:请你闭上眼睛: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 (出示:原唱) 听完了母亲的吟唱,适当引导。(体会母亲的勤劳,对生活的向往) (1)多么动听的歌谣啊!你从这动听的歌谣中看到了什么? (2)交流:勤劳的母亲,对生活充满向往的母亲。    化解:凤凰,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俗话说:凤凰到,吉祥到。所以母亲的歌谣这样唱: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3)你从母亲的歌谣声中还感受到了什么? (4)交流:爱,母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