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详解
* * * * * * * * * * * * * * * * * * 凤眼莲 浮萍/浮莲 槐叶萍 水鳖 灯心草 香蒲 菖蒲 矮化美人蕉 茭白 黄花鸢尾 四.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 4.1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而被微生物利用。而污水出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和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因此湿地床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是物理的截留沉淀和生物的吸收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最终是被异氧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和H2O,通过对填料床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系统中去除。 4.2 湿地对氮的去除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氮的去除作用包括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以及氨的挥发,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另外,人工湿地中的填料也可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的途径如吸收、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等去除一部分污水中的氮。 但氮的去除主要还是通过湿地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有机氮首先被截留或沉淀,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由于土壤颗粒带有负电荷,氨离子很容易被吸附,土壤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氨离子转化为NO3ˉ,再经反硝化菌作用变成N2逸出。同时污水中的无机氮可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直接被植物摄取,并合成植物蛋白质等有机氮,通过植物的收割而从废水和湿地系统中去除。 4.3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是由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及基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完成的。 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变成植物的有机成分(如ATP,DNA,RNA等),通过植物的收割而得以去除。 生物对磷的去除,包括对磷的正常同化作用和对磷的过量积累。一般二级污水处理中,当进水磷含量为10mg/l时,微生物对磷的正常同化去除,仅是进水总量的4.5% ~ 19%,所以,微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强化后对磷的过量积累来完成的。 基质的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是填料对磷的吸收、过滤和与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反应,因填料不同而存在差异。 但填料对磷的这种吸附和沉淀作用并不是永久性的,而是部分可逆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去除效果的好坏,在春季和夏季,植物生长迅速,生物量增加,对磷的吸收加快,出水中磷含量减少,而在秋季植物枯萎后,吸收速度放慢,冬季死亡的植株会释放磷到湿地中,致使出水磷含量上升,无机磷含量甚至高于进水。 4.4人工湿地对悬浮物及病原菌的去除 对于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悬浮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湿地填料的吸附和截流,其原理类似于砂滤 ,所以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也正是因为这样,为防止堵塞潜流式人工湿地对于进水的无机悬浮物要求较高(小于20mg/L)。 研究发现,像大多数自然处理技术一样,人工湿地可以去除污水中的病原菌,其原理尚不清楚,去除率不确定,但很有效。 五、影响人工湿地处理的因素 5.1 温度 同一般生物法处理一样,温度直接影响系统中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系统的污染降解效率。在人工湿地中,除进水温度外,表面流式较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潜流式人工湿地受到的影响则较小。 沈阳浑南人工湿地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中心区,其潜流式湿地占地6500m2。 5.2 溶解氧(DO) 污水进入湿地后主要有两个需氧因素:碳化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而水中的复氧的途径包括:大气复氧和通过植物茎叶传导输送。 六、典型的人工湿地工艺 七、国内人工湿地应用实例 7.1 深圳白泥坑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990年7月在深圳建起我国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位于深圳市宝安县白泥坑村南500m处。水系沿山角流向海湾属海洋性气候。占地面积189亩,日处理量3100m3/d废水。 经过近两年的试验运转,出水效果较好。除氨氮指标效果不明显外;其余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处理排放标准。该工程无动力消耗,管理较方便,除每月作一次水质监测外,平时无需其它管理。从外观看,进水水质略显浑浊,但无色无臭,是一个村镇排出的生活污水及少量村办企业的废水汇合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