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讲 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讲 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
自 主 学 习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3·江苏高考)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 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形成著名的渔场
C.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2012·江苏高考)下图每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
3.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4.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双选)
5.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A. 兴建污水处理厂
B. 疏浚河道
C. 加强道路建设
D. 完善排水系统
课 堂 评 价
一、 单项选择题
(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1)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2)。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2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2013·南京、盐城三模)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回答3-4题。
3. 有关甲、乙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洋流所在环流系统逆时针流动
B. 乙洋流主要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上升流
C. 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温度,形成森林景观
D. 乙洋流降低了沿岸湿度,形成荒漠景观
4. 当P处的气压值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
A. 我国华北平原正值小麦越冬期
B. 地中海地区正值水稻收割期
C. 美国的玉米带正值播种时节
D. 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正值花开期
二、 双项选择题
(2013·无锡一模)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6题。
5.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是大洋和陆地共有的水循环环节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6.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
C. 洋流③处易形成渔场
D. 洋流④为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
第四讲 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
自主学习
【真题感悟】
1. D
2. C
3. B
4. A
5. AC
6. BD
课堂导学
【典题演示1】 (1) D (2) C
解析:以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的判读为背景,考查水循环及其影响。第(1)题,水的社会循环包括供水、用水、污水排放等环节,是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利用。故D正确。第(2)题,人口增多导致用水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建筑物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植被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同时还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增加降水量。
【典题演示2】 (1) D (2) C
解析: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①地、②地或③地,均不可能在甲水文站测到流量峰值,故第(1)题选D。河流与湖泊水体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可以调节洪峰,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docx
- 2014-2015学年度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一元一次方程(含解析).doc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福州市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二物理试题.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四星级高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片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度赵县第六中学地理月考卷.docx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理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