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关于行星运动的各种动力学解释
17世纪前:行星理所应当的做这种完美的圆周运动
伽利略
开普勒
笛卡尔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物
体做圆周运动。
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与磁力的作用。
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在
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胡
克
、
哈
雷
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如果行星
的轨道是圆形的,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
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苹果落地、高处物体落
地、月亮绕地旋转……这些
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沉思。
牛顿的思考:
(1)“天上的力”和“人间的力”是同一
种力吗?
(2)地球表面的重力是否能延伸到
月球轨道?
牛顿的猜想:
苹果与月球受到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种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 事实上,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很接近于圆形轨道,
我们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可以近视看作
为一个圆形轨道,这样就简化了问题,易于我们
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来接受.
2
F m
r
v 2 r / T
F
m
4
T
2
2
r
据开普勒三定律,
得出结论:
是个常量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
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引行星的
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故引
力也应当和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
因此:
写成等式: F
F ′μ
Mm
2
M
2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3、G为引力常量
G
m1m2
2
r
质点间的距离
均匀球体 球心间的距离
其中G是一个引力常量。
(1)单位:N m2/kg2
(2)标准值:G=6.67259 x10-11N m2/kg2
常用值:G=6.67 x10-11 N m2/kg2
(3) 注意:与重力的符号区别开来
对于距离的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a.若可以看做质点,则为两质点间距.
b.对于不能视为质点,而质量分布均
匀的球体,应是两球心间距.
例题1如图所示,r虽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的
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
为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A、 G
C、 G
m1m2
2
m1m2
(r1 r2 )
2
B、 G 2
D、 G
r1
(r
答案:D
m1m2
2
r1
r
r2
◆ 我们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存在万有引力,可是为
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假设质量均为60千克的两位同学,相距1米,
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多大?
F=Gm1m2/r2 =6.67×10-11×60×60/12 =2.4×10-7(N)
2.4×10-7N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
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 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
呢?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
质量为m=5.8×1025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
R=1.5×1011km
F=GMm/R2
=6.67×10-11×2.0×1030×6.0×1024/(1.5×1011)2
=3.5×1022(N)
3.5×1022N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90km的钢柱。
而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
0.3N。当然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引力。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实验原理: 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
文
迪
许
实
验
室
卡
文
迪
许
(2)实验数据
G值为6.67×10-11 Nm2/kg2
(3)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意义
①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
进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