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PPTX
数学家 杨辉杨辉?- 明代官员?杨辉(约1238年-约1298年),字谦光,汉族,钱塘(今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由现存文献可推知,杨辉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署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与秦九昭、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主要著述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它们是:《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年),《日用算法》2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3卷(1274年,第3卷与他人合编),《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2卷(1275年,与他人合编),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详解九章算法》现传本已非全帙,编排也有错乱。从其序言可知,该书乃取魏刘微注、唐李淳风等注释、北宋贾宪细草的《九章算术》中的80问进行详解。在《九章算术》9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卷,一卷是图,一卷是讲乘除算法的,居九章之前;一卷是纂类,居书末今卷首图、卷l乘除,卷2方田、卷3粟米、卷4衰分的衰分、反衰诸题、卷6商功的诸同功问题已佚。卷4衰分下半卷、卷5少广存《永乐大典》残卷中,其余存《宜稼堂丛书》中。从残本的体例看,该书对《九章算术》的详解可分为:一、解题。内容为解释名词术语、题目含义、文字校勘以及对题目的评论等方面。二、明法、草。在编排上,杨辉采用大字将贾宪的法、草与自己的详解明确区分出来。三、比类。选取与《九章算术》中题目算法相同或类似的问题作对照分析。四、续释注。在前人基础上,对《九章算术》中的80问进一步作注释。杨辉的“纂类”,突破《九章算术》的分类格局,按照解法的性质,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类。杨辉数学著作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很适于教学,而且有不少创新.另外,杨辉的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古代有价值的数学成果,如贾宪的增乘开方法和开方作法本源图载于《详解九章算法》的《纂类》,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载于《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杨辉自己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垛积术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商功》篇阐述了方垛,刍童垛,和三角垛。(1)方垛果子以垛,下方十四个,问计几何??术曰:下方加一,乘下方为平积。又加半为高,以乘下方为高积。如三而一.(2)刍童垛即长方形立体垛,上面长n个,宽m个,高h个:(3)三角垛三角垛下广一面十二个,上尖,高十二个,问:计几何?术曰:下广加一,乘下广。平积,下广加二乘之,立高方积,如六而一。2.捷算法与素数 杨辉致力于捷算法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就.例如,《算法通变本末》中记载着一种叫“重乘”的算法,即把乘数分解为若干因数之积的形式,然后用因数去乘.杨辉说:“乘位繁者,约为二段,作二次乘之,庶几位简而易乘,自可无误也.”例如38367×23121,杨辉便把23121分解为9×7×367,然后再乘38367. 由于捷算法的需要,杨辉注意到一个整数是合数还是素数的问题.他说:“置价钱(即23121文)为法,约之.先以九约,又以七约,乃见三百六十七,更不可约也.”所谓不可约,就是说除了1和本身外没有其他约数.显然,杨辉的“不可约”之数即素数.他在这里首次提出素数概念,又在《法算取用本末》中列出了从201到300的素数表,共16个: 211,223,227,229,233,239,241,251, 257,263,269,271,277,281,283,293.这实际是201到300的全部素数.虽然杨辉对素数的研究远在欧几里得之后,理论上也不够完整,但他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注意到这一重要问题,其思想之深刻是值得称道的. “求一乘”和“求一除”也是捷算法,是用加减代乘除,通过折、倍等方法来实现的,“求一”就是变首位为1的意思.例如237×56,在运算方面,杨辉特别重视乘法,他说:“夫习算者,以乘法为主.”(《详解九章算法》)认为“乘除者,本勾深致远之法”,“因法不独能乘,而亦能除”(《算法通变本末》).例如 2746÷25=27.46×4=109.84, 这种以乘代除的方法不仅施于精确计算,也用于近似计算.例如 2746÷1111=0.2746×9=2.4714.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的一些题列出了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繁有简,杨辉的意图就在于比较优劣,提倡捷法.3.纵横图纵横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表,也称幻方.一般是n行n列,各行各列的数字之和相等,纵横图有几行,就称为几阶.我国最早的纵横图,当推汉代“九宫图”(图1).宋代理学家们把它与《周易》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联系起来,认为九宫图即天生的神物——洛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