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NA分子结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学习后面《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的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制作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学习后面《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的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制作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核酸基础知识,了解核酸的基本元素、基本单位、基本组成等。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独立的思考和构建DNA模型。 心理特点:学生普遍喜欢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最期待的教学模式就是在玩乐中学到知识。 三、教学方法 1、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2、尝试运用问题形式 回顾旧知 引领新知 3、借助多媒体展示DNA的双螺旋模型进行教学 4、引导学生通过模型构建法逐步构建出DNA分 子的结构 观察法 小组合作探究 模型构建法 四、教学过程 1、播放被拐儿童找回亲人的视频,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为什么可以通过DNA就能鉴定一个人的身份呢? 目的:导入课题 2.新课讲授 展示北京中关村图片—— 目的:引入DNA分子构建历程的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完成导学案设置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3、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4、这对理解生物学科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教学板书: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三)DNA分子结构的特性:多样性、特异性、 稳定性 (四)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 * * 《DNA的结构》说课 高一生物组 1.知识目标: ①认识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结构; ②总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过程; ②解决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②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③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和乐趣。 复习提问 DNA全称是 ;DNA的基本组成 元素是 ;组成DNA的基 本单位是 。 1、DNA的化学组成 脱氧核糖核酸 C 、H、 O 、N 、P 脱氧核苷酸 模型构建一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 含氮碱基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A T G 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A C A T 模型构建二 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的片段 磷酸二酯键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A C A T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T A T G 模型构建三 DNA平面结构片段(双链) 由2条链按反向平行 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模型构建四 DNA双螺旋结构 ①由两条 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 和 交替连接构成 ,碱基排列在 。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 (遵循 原则)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材49) 反向平行 磷酸 脱氧核糖 基本骨架 内侧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3)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体现DNA分子的 。 三、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 。 (2)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 。 稳定性 多样性 特异性 在DNA双链中, A与T、C与G配对,因此 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T、MR临床应用简要介绍.ppt
- CUC-03000-070-MR-0028 T01 动力站EPS电源装置-技术规范书.doc
- CT诊断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_(PPTminimizer).ppt
- CUC电视系福利第二波——霍文利部分复习资料(自整版) 副本.docx
- Cuisine_and_memorizingskills.ppt
- CVVH治疗剂量的计算.ppt
- CT和MR的临床应用.ppt
- cxmk幸福心理学考试.docx
- CVVH滤过率和滤过分数.ppt
- CW01-1-无线局域网概述.ppt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