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阁夜》PPT
* *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杜 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三单元 杜甫 梦想七组 2016.03.27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作品:《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乂yì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gàn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在杜甫忧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正音 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 雪止; 【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动摇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颔联上句写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诗人将它们放到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颔联上句写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系,那诗人为什么要将它们放到一起呢? 典故: 《汉书·天文志》: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老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两句诗境界浑厚,格调悲怆。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 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kui)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浑阔,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崔旰是严武的爱将,时任西山都知兵马使。严武死后,他请求朝廷任命大将王崇俊为剑南节度使,可是当时朝廷已任郭英。英至成都,先杀王崇俊,又召崔旰还成都;旰不还,于是英自将兵讨旰,结果大败。《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代宗永泰元年》有记载如下:“(崔旰)于是帅所部五千余人袭成都。辛巳,战于城西,英大败。旰遂入成都,屠英家。英又单骑奔简州。普州刺史韩澄杀英,送首于旰。邛州牙将柏茂琳、泸州牙将杨子琳、剑州牙将李昌(náo),各举兵讨旰,蜀中大乱。” 战伐:指崔旰之乱 跃马一词出自左思的《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这两句诗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卧龙先生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一抔黄土之中,所有的风云际会最终都化作历史的尘埃。那么,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