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八讲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八讲 社会态度 态度的概念及特点 态度与行为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测量 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方法 特殊的态度—偏见 一个有关态度的研究 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双重态度模型的构建 外显态度 内隐态度 研究结论: 大学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外显测量结果表现出其持有积极态度,内隐测量结果也表现出积极态度。说明大学生已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专业性心理帮助的科学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大学生愿意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 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外显测量上,男生态度显著低于女生态度,而在内隐测量上,男生态度与女生态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与女生相比,男生更有可能掩饰自己的态度,高校心理工作者应对男生心理状态予以更高的注意。 一、定义 Freedman,1985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态度的成分: 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识、理解与评价 复杂 单纯 情感(Affect):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行动倾向(Behavioural tendency ) :行为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关键,三者大多时候是协调一致的。 2、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后天习得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证据 拉皮尔(R.T.Lapiere,1934)对种族歧视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现场研究:66旅馆 184饭店 问卷调查(6个月后):92%拒绝 2、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据 1936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成功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 1972,1976,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在选举行为上,态度有着高度的预测行为的作用。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 学校/同伴 团体 大众传媒 四、态度的测量 1、量表 A、瑟斯顿(Thurstone)量表(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 Thurstone, 1928. (态度可以测量)11点量表 题序 项目 分值 1.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正义,战争是必要的 (7.5) 4. 战争是没有道理的 (0.2) 6. 战争通常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唯一手段 (8.7) 9. 战争徒劳无功,甚至导致自我毁灭 (1.4) 14. 国际纠纷不应以战争方式解决 (3.7) 18. 无战争即无进步 (10.1) 瑟斯顿量表,也称等距法 B、 李凯特量表(Likert-type Attitude Scale) R.Likert, 1932 (summated rating scale)   1.战争是维护正义的必要手段。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5) (4) (3) (2) (1) 2. 发动战争是不人道的。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5) (4) (3) (2) (1) C、 语义分化(差异)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德(C.E.Osgood,1957):让被试用成对的双极形容词(如好– 坏, 聪明-愚蠢)去评价态度对象 我认为这场战争是 无益的 1 2 3 4 5 6 7 有建设性的 光荣的 7 6 5 4 3 2 1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