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几类人对孔子的不同态 度,把握孔子的形象,学习其伟大精神。 2、探究拓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积累作文素材。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应。 1、侧面点明孔子宣扬大道的决心 ←仪封人:崇敬 2、不避嘲讽,积极入世 ←长沮:嘲讽 桀溺:不屑 3、不避讽劝,积极入世 ←接舆:婉劝 4、批评隐士:不仕无义 ←丈人:不满 5、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广为人知 ←晨门:不解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5、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 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 6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 7、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 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 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 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曰: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矣。” ——《史记·孔子世家》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抗清名将): 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关押审问 八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火会更使真理永恒” 西西弗斯:蔑视众神的命运安排,每天将巨石推上 山顶,滚落,再推,决不屈服……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对不平现实的勇敢抗争…… 四、思考: 作为一位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关心国家大事(风声、雨声、读书 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 3、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 4、从身边小事做起(尊敬长辈、孝敬 父母、关心同学) 用青春铸造生命之梯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儿童 五、课后探究: 阅读鲍鹏山《黑暗王国里的残烛》,并 结合课文 谈谈你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 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的理解。 * *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论语》 二、讨论思考: 你是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 1、孔子贫且贱。及长,……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3、 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4、将适陈,过匡,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