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蔽结果: (4)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收到可喜之效 善思:小中见大 善谏:足智多谋 求实: 实事求是 邹忌 一代忠臣 齐王 善听:从善如流 善做:改革创新 一代明君 我在评论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 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谏后齐国的三变。 1、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__________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 __________ 2、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邹 忌:以家事喻国事, 婉言进谏, 口头进谏, 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 直言进谏; 书面进谏, 以情感人。 * 刘 向 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语文下册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历史上的谏臣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 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国别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散文总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guān cháo (一)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重点词句解释: 昳丽: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光艳美丽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认为我美 照镜子 动词,偏爱 诚知: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左右: 蔽甚矣: 善: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 确实知道 都认为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蒙蔽很深了 好 当面指责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满一年 国王旁边的近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