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四首课件_八年级语文课件.ppt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试作评析。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来写,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本ppt来自:千教网()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本ppt来自:千教网()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洛阳 (今属河南)人,代表作品有《简斋集》《无往词》。 作者简介 本ppt来自:千教网() 宋钦宗靖康元年,走仕途功名常路的陈与义,官职屡迁,不知不觉地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导入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朗读诗歌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本ppt来自:千教网() 1.首联和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首联写岳阳楼的位置,先从大处着墨,而后再写举目所见,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容的摹状。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 品读诗文 本ppt来自:千教网() 2.颈联明显是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三年”对举,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说明了诗人难逃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受到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本ppt来自:千教网()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示例: 我喜欢颔联,因为在颔联中,“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让人想到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伤古怀今,怎能不让人惆怅。“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ppt来自:千教网()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古今评论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拓展延伸 本ppt来自:千教网() 杜诗意境更为开阔,陈素来学杜,但远未及。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知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杜诗表达的情感虽悲伤,但不消沉;陈诗则更侧重于抒发动乱年代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个人命运的迷茫。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 本ppt来自:千教网() 同学们,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言志,诗传情,所以一个喜爱诗歌的人,必定也是一个情感丰富,心智聪慧的人。而对于我们来说,首先,通过诗歌的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是重点。其次,学诗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诗,犹品香茗,细细咀嚼,回味无穷。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四位诗人的诗歌吧! 导入 本ppt来自:千教网() 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 本ppt来自:千教网()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品《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作者简介 本ppt来自:千教网()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朗读诗歌 本ppt来自:千教网() 晨兴 荒秽 荷锄 草木长 候骑 燕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