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一、什么叫 “ 文献 ”
《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道: “文,典籍也。献,贤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什么是“文献学”呢?
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
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
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的学科
对我们而言,它还是:
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课(版本学)
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
一种方法论
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三、文献学发展过程
(一)元典时期:先秦
产生文献
孔子:述而不作
诸子:述而作
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
(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
文献整理:司马迁
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
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
《尚书》:[汉]孔安国傅
《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
《周礼》:[汉]郑玄注
《仪礼》:[汉]郑玄注
《礼记》:[汉]郑玄注
《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
《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
《孝经》:[汉]郑玄注
《论语》:[魏]何宴集解
《孟子》:[汉]赵岐注
《尔雅》:[晋]郭璞注
(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
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
2文献学理论探讨:刘知几《史通》等
3综合文献的编订:
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
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4金石学始兴
5目录学兴起
(四)明清:总结
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
2汉学大兴
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
(五)近代:多难兴邦
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
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文献载体
1.甲骨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刘鹗《铁云藏龟》
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
2.金石:金指的是金属器皿,以钟鼎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大盂鼎、毛公鼎。
大盂鼎 毛公鼎
石比较复杂,分为摩崖石刻、石经、碑铭。
牛首山石刻
石鼓
东汉熹平石经
魏正始三体石经
唐开成石经
密县旧县衙廉政石碑
3.竹木
马王堆汉简
里耶秦简
居延汉简
清华简
汉代木牍
出土实物统计数字表明,不同卷册,简的长度都不相同,大都在23—27厘米之间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五经长二尺四寸(55厘米左右)为定制,武威汉简《仪礼》长50—55厘米,医简长23厘米,说明其它书仍无定制,约定俗成之习惯而已
注意:中国并不存在完全的刻写时代!
4.帛书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帛书一般卷前接一块素,叫做“首”,又叫“褾(音裱)”,现在书画卷称“护首”。多用红笔写标题目录。栏线又叫界行,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有划的,也有织成的,称“朱丝栏”,“乌丝栏” 。
6.纸张
纸张用于书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进步。纸张的发明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最开始的纸张并不是用于书写。
金关纸与灞桥纸
2006年8月22《人民日报》敦煌发现西汉有字麻纸,早蔡伦113年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你对“洛阳纸贵”怎么看?
7.古今其他古籍形式
埃及草纸、古巴比伦泥版、陶器、木版等。
中国古典文献产生可以分为甲骨文时代、金石时代、笺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
一般趋势:从坚硬、厚重走向柔软、轻薄,从缓慢笨重走向迅速轻便;从固定有形走向多变无形。越古老的越经久耐用,信息量越少,越近的轻便易损,信息量越大。
第二节 文献类型
一、按照文献产生的方式:
原始文献(作者直接记载自己的思想成果而产生的,如作品、专利)
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后产生的文献,如科研论文)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产生的文献,如年鉴、综述)。
二、按照文献性质与作用:记录、抄写、编纂、著作。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专题PPT.ppt VIP
-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ppt VIP
- 医美整形线上平台留客升单策略.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动态平衡问题处理方法.pdf VIP
- 一种可实时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VIP
-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学习资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模板或IATF16949质量管理手册.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