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探究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① 分层排布:分别用n = 1、2、3、4、5、6、7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号K、L、M、N、O、P、Q来表示); ②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2、电子排布的规律 (1) 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 (2) 每层最多填充电子数 2n2 (3) 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18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 注意: 1.以上几点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18个电子,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可以排布8个电子。 2.该规律只适用于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主族元素原子内层电子数目分别是:2、8、18、32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各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如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变化规律是什么? 3—10号元素,从Li 到Ne有2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11—18号元素,从Na 到Ar有3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变化。 1 2 3 1 2 1 8 1 8 8 8 2 周期性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什么? 元素原子半径数据 原子序数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原子半径 nm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原子半径 nm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 Li Be B C O N F Ne Na Mg Al Si S P Cl Ar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变化。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周期性 原子半径递变图 如何比较简单微粒 半径大小?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⑴同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则半径 越大 如 Li Na K Rb Cs F Cl Br I +3 Li +11 Na ⑵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质子数,质子数越大,则半径 越小 如 Al Mg Na F O N C +12 Mg +11 Na (3)同种元素时,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则半径 越大 如 Cl Cl- 如 Na Na+ +17 Cl Cl- +17 (4)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 则离子半径越小。 如 Na+ Mg2+ Al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