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icu抗菌药物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万古霉素谷浓度是指导剂量调整最关键和最实用的方法,应在第5次给药前,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近年来国际上所有的指南和共识均建议万古霉素谷浓度应保持在10mg/L以上;对于复杂及重症感染建议将谷浓度维持在15~20mg/L,更高的万古霉素谷浓度可显著改善预后;另外,万古霉素谷浓度过低(小于10mg/L)易诱导耐药。美国感染病协会和美国医院药师学会仅对以下人群推荐进行谷浓度监测:1、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其血药谷浓度在15~20mg/L,并且推荐疗程较长的患者;2、肾功能减退、老年人、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患者;3、联合使用其他耳、肾不良反应药物的患者 ?剂量调整方法:1、说明书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2、根据《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推荐三档法 肌酐清除率(ml/min) 剂量((mg) 给药间隔 <10 1000 4d - 7d 10-50 1000 24h-96h >50-90 1000 12h-24h * * 磺胺类的主要不良放映是结晶尿。血尿。 * * * PAE:抗生素后效应, TMIC 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占给药间歇的百分比;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一般要求TMIC在40%-50%就可以达到疗效的最大化,但对于碳青霉烯类的药物,临床上要求TMIC达到40%就可以使其疗效最大化。之所以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存在着这些细微的差别,可能和抗菌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性高低有关。 * * * * 氟喹诺酮类 广谱:G-为主,耐药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胞内病原 杀菌剂,抗生素后效应(PAE) 入CSF,可用于前列腺、泌尿道、骨关节、神经中枢 等感染 胞内穿透力强,组织分布广 作用于DNA旋转酶,小儿,孕妇不宜应用 细菌耐药快,交叉耐药 糖肽类:万古霉素 对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MRSE和肠球菌的作用最优 繁殖期杀菌剂,适应于严重感染 对难辩梭菌作用突出 组织分布好 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耳、肾毒性、红人综合征等) 肾功能不全者应作血药浓度监测 对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疗效确切 细菌耐药性产生慢,国内临床尚未见明显耐药菌 主要抗G+菌药物比较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 替考拉宁 夫西地酸 抗菌G+菌作用 强 相似 相似,对凝固酶(-)葡稍差 对MRSA更强 对其他稍差 耐药 少 少 已出现 单用,易产生 入CSF 有效浓度 有效浓度 少 少 T1/2(h) 6 6 47 14 毒性 耳肾 相似、红人综合症 低、局部疼痛 低微 TDM 必要时 必要时 不需 不需 分类 药物 半减期(h) 蛋白结合率(%) 尿乙酰化率(%) 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 血尿、结晶尿 短效 磺胺异恶唑 5~8 85~90 30 30~50 少见 磺胺二甲嘧啶 1.5~4 80~90 60 30~80 少见 中效 磺胺嘧啶 17 20~25 15~40 50~80 较多见 磺胺甲恶唑 (SMZ) 10~12 65 58 30~50 较多见 长效? 磺胺甲氧嘧啶 36~48 85~90 10 ? 少见 磺胺多辛 150 95 60 ? 磺胺类 抗厌氧菌药物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抗厌氧菌、原虫 抗需氧菌 口服吸收 口服峰浓度(mg/L) 半衰期(h) 不良反应 +++ - 好 40/2g 5~10 较多 +++ - 好 40~51/2g 9~11 较少、轻 +++~++++ - 好 30/1.5g 12~14 较少、轻 抗真菌药 氟康唑: 对白念、热带念、新生隐球菌疗效明显,对 克柔及光滑念珠菌无效,曲霉菌对氟康唑固有耐 药。可透过 血脑屏障,主要不良反应:消化 道、转氨酶一过性增高。 伊曲康唑:对白念、曲霉菌、新生隐球菌和组织胞浆菌有良好抗菌 作用,对克柔耐药,光滑念珠菌高耐药,可用于隐球菌 脑膜炎,中性粒减少疑为真菌感染的经验治疗。 伏立康唑:对念珠菌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具有 良好抗菌活性,对曲霉菌具有杀菌作用,口服生物 利用度高。 脑积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不良反应除肝 功能损害、皮肤过敏外,视觉异常为主要不良反应,约 30%患者出现视力模糊、色觉改变、畏光等,一般较 轻不必停药。目前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