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辽宁省本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docVIP

2004年辽宁省本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辽宁省本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0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0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分 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卷面文字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满分40分) 1.按原文填空。(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2) ,山色有无中。 3) ,波撼岳阳城。 2.按要求填空。(10分) 1)《岳阳楼记》中抒发了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4分) 。 2)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① ② ③ 3.选择题。(9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 A.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B.右手/秉/遗穗,左臂/悬/蔽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家) C.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醒来) D.引觞满酌,颓然就醉。(接近) 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洋洋啊与造物者相处,而不知它的尽头。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高兴。 D.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4.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5分)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化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找出选文中第②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3分) 改 改 2)把选文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今南方已定 是亦不可以已乎 问君何能尔 新贤臣,远小人 4)把句子“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成现代汉语。(3分) 5)概括选文第①段作者提出的建议。(2分) 6)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2分) (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5----9题。(20分) ②进修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③这来的便是闫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闫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闫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⑤“啊!闫土哥,-----你来了?---------” --------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⑧“老爷--------” 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⑩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躺在背后的孩子来,这下是一个廿年前的闫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11)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期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闫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 (3分) A.“我”和闫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闫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 C.闫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闫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6.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7.选文第②段和第(11)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8.面对中年闫土,“我”对少年闫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选文中 (4分) 9.选文出自鲁迅的哪部短篇小说集?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写了一位 简要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内容。(5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0---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