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和渊源关系.docVIP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和渊源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和渊源关系.doc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是瓷器的发源地。在这片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有中国陶瓷文化最璀璨夺目的成就,它的产生与发展,鼎盛与衰落,如今继承与恢复,从而又走向辉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陶瓷史的经典所在。翻开这部陶瓷史,纵观之,无论是秦汉的恢弘雄壮、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严谨隽永,还是元代的豪放、明代的优雅、清代的精巧,历经数千年,江山代有名瓷出,名将风骚数百年,光耀千古,名垂竹帛。这中间,著名的婺州窑和龙泉窑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因此,我们现在对龙泉窑与婺州窑的发展及其渊源关系做一探讨,对恢复、继承并发扬光大婺州窑的传统工艺与风格是十分有意义的。 婺州窑位于今浙中西部的金华地区,包括金华、衢州各市县。据文献记载,金华地区建置较早,春秋战国时属越地,秦汉时归会稽郡,三国时为东阳郡,至唐初改郡为州称婺州。唐代各地窑场常以州名命名,故将婺州境内的窑场称为“婺窑”或“婺州窑”。婺州窑是历史名窑。按唐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排名次:“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缶州次……”婺州窑名列全国第三。但在唐以前的瓷业中,它仅次于越窑(注:摘自《中国陶瓷》,冯先铭著)。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主管部门对各地的婺州窑遗址进行反复调查,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时代自汉至明,其窑址数量之多、生产年代之长,在我国的瓷窑中是罕见的。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县,临近庆元、云和、丽水、武义、江山等县以及福建的浦城、松溪两县。根据历次调查发掘所得资料,知龙泉窑创烧于北宋,南宋极盛时期,元代有较大发展,明代中期以后走向衰落。 北宋晚期,龙泉窑烧制成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青碧釉和流畅的刻划花,南宋龙泉窑兼具玉缎般的粉青,梅子青厚釉和造型端庄、制作精美、胎薄如纸、黑胎开片的瓷器。作为有逾千年历史,且把青瓷烧制推向顶峰的龙泉窑与婺州窑有着非常独特的渊源关系。 在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著作中写道:龙泉窑“早期产品在器形、装饰及釉色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有类似之处,可以看出龙泉窑与上述瓷窑有渊源关系,反映了浙江地区青瓷的时代风格与地区特色。”注① 据朱伯谦先生著《龙泉窑青瓷》一书中写道:“三国至南朝的龙泉窑瓷器中,釉为淡青色或者青黄色,釉色透明度差,呈半木光。胎釉之间有一层白色结晶,所以开片处和胎釉结合不紧密处呈奶白色。这种现象与同期的婺州窑青瓷相同。”注② 在该书中,朱伯谦先生又写道,龙泉窑“北宋中晚期刻花瓷器,是在早期淡青釉瓷器上逐渐演进而来,执壶、盘口瓶、多管瓶等产品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制瓷工艺上又受到越窑、婺州窑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胎色上和一部分刻花装饰与越窑、婺州窑相似……由此证明龙泉窑曾经广泛地吸收各地青瓷名窑的制瓷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注③ 另见裴光辉先生著《龙泉瓷》一书,他说:“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可分这样几期:一、仿越窑创烧期(南朝晚期至五代);二、仿瓯窑期(北宋时代);三、仿婺州窑期(北宋中晚期);四、成熟期(自成风格期,南宋前期);五、鼎盛期(南宋后期);六、继续期(元);七、衰落期(明至清末)。”“第三期,仿婺期(北宋中晚期),这时期前一时期的淡青釉仿瓯瓷不见了,此期青瓷胎质和釉色与开创时期的青瓷相近,但其型制、装饰和装烧工艺与越窑风格差距较大,与婺州窑产品十分接近(尤其是盘、碗等)。说明此期产品既没有承袭第二期瓯窑的传统,也不是开创期仿越窑的延续,另有渊源——主要是受邻近的婺州窑产品影响,例如此期有一种刻团花外划篦纹的碗,从器形到纹饰与婺州窑如出一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龙泉窑与婺州窑的渊源关系非常密切,工艺技术直接传播,加上龙泉窑自身根据当地的胎、釉、配制和烧成工艺的突破,南宋以后烧制出了震惊世界的梅子青、粉青釉、烧造哥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窑清末衰落以后到当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周总理一定要恢复五大名窑的指示下,1965年,该地区成立了“龙泉青瓷”仿古小组,继承和发扬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出现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龙泉青瓷专家,在钟灵毓秀的龙泉,青瓷艺术文脉勃然延续着,为龙泉窑青瓷谱写了新的篇章。2009年,“龙泉青瓷烧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婺州窑自明清衰落以后,到1973年轻工业部下达金华古方陶厂恢复彩陶的工艺项目,并拨专款扶持,才启动伊始,1973年5月金华成立了赴龙泉瓷厂学习陶瓷工艺小组,小组由6人组成,在龙泉瓷厂拜著名青瓷艺人李怀德、徐朝兴等先生为师,笔者有幸是其中一员。从此,龙泉窑与婺州窑千年不解之缘中断后又开始了新的历史衔接,其渊源关系则转为“师徒”关系。在以后的40多年里,我们在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创新设计等方面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龙泉青瓷大家徐朝兴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