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篦历代的发展与特征.doc
历代梳篦发展及其特征
1、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6000年前的象牙梳
2、战国骨质梳子 长7.4厘米 宽5.2厘米 传出自山东地区
3、山东新泰东周贵族墓出土的双虎形梳篦
古人无故不剃发,《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传统延续了千余年,甚至在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反抗剃发的命令,许多人不惜抛头捐躯,可以看出古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历代均制作了大量梳理头发的梳篦。
自古以来人们对用来梳理头发的梳子主要有三种称呼,即“梳”“篦”“栉”(zhì)。《释名?释首饰》曰:“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齿细相比也。”又《说文解字》云:“栉,梳篦之总名也,从木节声。”它们的材质或普通或名贵,工艺或简单或精湛,均让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去一窥那些逝去了的岁月与消散了的风流。
早期实用性强的梳篦
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在距今6000余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存中就发现了由象牙制作的最早的梳子(图1)。这种年代较早的梳子大都呈竖式长方形,有4~5枚长而粗的齿。考古学者王仁湘先生认为这种最初的梳子是人们基于梳理、固定头发的需要,模仿人的手而制作出来的。
直到战国时期,梳篦依然延续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竖长方形的造型,而变化主要体现在制作材质的不断丰富、梳背雕镂的更趋精美以及梳齿的日益细密上。200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件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图2),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据送交者称,这件梳篦是他在山东地区发现的。类似的骨质梳篦目前仅出现在鲁中地区。2003年,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新泰周家庄发掘了一批东周时期的贵族墓葬,在第13号墓中发现了一把骨质的双虎形梳篦(图3)。这件双虎形梳篦与上述征集的双龙形梳篦,不论材质、造型还是制作工艺均如出一辙。从13号墓的墓葬结构、出土器物等判断,其时代应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而在此之前,在对山东章丘甲组第57号墓(战国早期)的发掘中也曾出土一件类似的双虎形梳篦。由此可以确认,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征集的双龙形梳篦亦应是战国早中期鲁中地区的产物。
4、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的木梳篦
及至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贵族在文化上大量吸收了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梳篦的造型也基本以楚式风格为主,呈现出回归简约的风貌。其造型多为半圆梳背与细密梳齿结合形成的竖长马蹄形。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木梳篦(图4),梳背为半圆形,梳背与梳齿间饰四道弦纹,梳齿细密且平整,通体髹红漆,造型简洁规整。它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以及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楚人墓葬中所出木梳的气息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更具装饰效果的魏晋梳篦
梳篦的竖长马蹄形风格延续长达400余年。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为了取得更好的装饰效果,开始将头部发髻日渐梳高,或使用各种形态的高耸的义髻。《北齐书》中就曾记载,齐后主时期,后妃们剔去自己的部分头发,而戴梳成飞鸟状的义髻,还使得民间也大量跟风效仿。这时梳篦用于固定与美化发髻的作用日益加强,导致这一时期梳篦的形制开始发生了变化。
5a、咸阳十六国墓出土女俑脑后插木梳,用以固定发冠
5b、咸阳十六国墓出土女俑脑后插木梳,用以固定发冠
6、南昌火车站出土的东晋木梳
2001年在陕西咸阳平陵乡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批粉彩女侍俑与女乐俑,这些女俑均头戴黑色蝶状发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女俑的脑后插着一个木梳(图5)。虽然无法分辨其所戴黑色蝶形发冠是以真发梳成还是义髻,但可以明显看出是用木梳来对发冠进行固定的。如果我们再对比1999年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墓出土的木梳(图6),就能发现这一时期梳篦在形制上发生的变化,梳背渐趋宽扁,梳齿略微稀疏,整体从竖长马蹄形变成了宽扁的马蹄形。
趋于精致的隋唐梳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形成的宽扁马蹄形梳篦大都较为朴素,在梳背部分的大量留白,正好为隋唐时期的能工巧匠进行装饰预留了空间。
7、唐云头形骨梳(正面) 长8.8厘米
2006年,一件精致的唐代骨质梳篦(图7)被送交至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梳篦仅存梳背,梳齿已经不存。其作云头型,正面以水波纹为底,中心浮雕阔叶牡丹花,背面亦以水波纹为地,中心刻方胜图案。牡丹代表了富贵,而方胜则因其同心相合的造型寓意男女心意相通,爱情久长。人们在这件梳篦上寄托了白头偕老、长享富贵的美好愿望。
8、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女 供养人像头部及所插梳子
此外,2000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曾征集到一件出土自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墓的琉璃制梳背,表面刻有团花,惜侵蚀较为严重。从现有馆藏梳篦的情况看,唐代制作梳篦的材质相当丰富,除了以上介绍的骨质、琉璃质外,还有金质、玉质等。另外,从五代女诗人花蕊夫人“斜插银篦慢裹头”的诗句中可知,当时还有银质的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最新】.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