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定稿-2-开报告(请用16K纸张打印.doc

YM-定稿-2-开报告(请用16K纸张打印.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M-定稿-2-开报告(请用16K纸张打印

四川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系(所) 公共管理学院 学 科、专 业 行政管理专业 研 究 方 向 公共政策分析 博(硕)士 严 敏 硕士 指 导 教 师 屈锡华 教授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2009 年 06 月 论 文 题 目 论中国全面转型期的社会脆弱性与反脆弱性政府治理 ——基于社会互构的视角 课题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题目的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中的全面加速阶段,这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个领域或某项制度的变化过程,而是重点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度的整体性跃迁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临界水平的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等。[1]全方位的新旧交替导致社会系统的极不稳定型,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织。近年来,贫富分化、刑事犯罪、失业、劳资冲突、道德失范、邪教、生态危机等等,已成为社会问题丛生的主要表现。如何有效协调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运行,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这对于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威胁社会发展稳定、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矛盾与不和谐状态就构成了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其实质是社会各领域、各层面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失衡,这是由社会整体变革导致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一个贯通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它通常是指一个系统、一个体制的薄弱环节。社会维度上的脆弱性,即社会脆弱性,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当暴露在灾害冲击之下,易于受到伤害并蒙受重大损失”,而“这种面对灾害时的‘脆弱性’,是由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地位或其他体制性力量所导致的”。[2]在脆弱性状态下,当社会系统受到特定外部刺激或施压——主要表现为各种突发事件(自然、人为或二者交织),就极易产生震荡甚至破裂,直接导致社会无法正常运行。而在社会矛盾尚未超出一定边界时,社会治理主体是可以加以有效解决与消融的。中国公共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协调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种危机与突发事件的频发并未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失序,其原因就在于政府频繁的全方位干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系统是安全稳固的,相反,正说明了整个社会系统对突发事件的抵抗力、包容性和弹性是较低的。同时,群体事件的频发,日益凸显出社会矛盾的尖锐与政府治理能力的有限。因此,如何转换政府治理思维、创新政府治理机制以从根源上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紧迫。 一个社会的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是否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当前中国政府的治理缺陷,不仅要归因于全面转型社会的复杂性与风险性,更要归因于其自身的体制与策略,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是由改革推动进行的大背景下,因而社会问题与矛盾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政府本身的问题。故,深入剖析当前社会的状态与特征是准确分析政府治理现状的必要前提。然而,关于全面转型期的社会脆弱性研究还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相关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反脆弱性” [3]的概念提出在国内还尚属首次提出。本文以社会脆弱性为切入点对当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反脆弱性的政府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期望提出一套利于维持社会结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治久安之策,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美国应急管理领域的学者麦肯泰尔(David A. McEntire)提出了“Invulnerable Development”的理论范式,由于目前尚未出现对应的中文翻译文献,本文将其译作“反脆弱性发展”,而“社会脆弱性”概念正是受其启发而提出的。尽管在此之前就有相关的“脆弱性”及“脆弱性分析”的研究,但本文的理论基础直接来自“反脆弱性发展”理论,因而首先对它进行阐述。 (一)反脆弱性发展的研究概述 麦肯泰尔认为,灾害是指具有分裂性、致命性或毁灭性的结果,所有灾害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它们都是由某种(些)引发性诱因素(人为、自然或二者交织)——亦可称之为突发性事件[4],加上地区系统的脆弱性共同作用产生;脆弱性是导致灾害的一种内生性因素。[5]而作为一种具体的发展路径,反脆弱性发展是“一种以重视和减少脆弱性为导向的发展方式,旨在降低灾害阻碍社会、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6]。麦肯泰尔的“脆弱性”由以下四个纬度共同决定: 风险——接近或暴露于突发事件的结果,将提高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人力或物质遭受损失的潜在性; 敏感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共同产物,决定个人或群体受到灾难不利影响的行为倾向; 抵抗力——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对来自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 弹性——地区对导致灾难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或复原能力。[7] 以上定义显示出“反脆弱性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着眼于长远的应急管理范式,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