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3年环境工程研究生试题A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3年环境工程研究生试题A答案

一、填空(20分) 1.甲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4,则该元素位于第四_周期,第六主族,__P_区,原子序数为_34 。乙元素为第四周期ⅡB族元素,则其外层电子构型为_3d104S2,原子序数为_30__。 2.N 3 L 1 的原子轨道的形状是__哑铃状_,可以有_3__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_6_个电子。 3.干冰升华过程中,△H___ ______0,△S___ ______0。 4.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铁钉,目的是防止_ FeSO4_被空气中的氧氧化_,配制Cl3溶液时,常加入盐酸,目的是防止__Fe3+水解__。 5.氢卤酸中,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氢碘酸_____,酸性最弱的是___氢氟酸___,稳定性最差的是__氢碘酸_,氢氟酸应装在_塑料___瓶中。 6.已知H2O g 和NO g 的标准生成焓为—241.82kJ/mol和90.25kJ/mol,则可知反应2H2(g)+ 2NO(g) 2H2O(g)+ N2(g)是放__热 和熵_减__反应,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升高_,逆反应速率__升高__,平衡常数_减小__,反应正向进行的最佳条件是_低温高压_。 7.配合物Na3[Ag S2O3 2]的系统命名为_二硫代硫酸合银(Ⅰ)酸钠_,中心离子(形成体)为__Ag+ 配位体为 __ S2O32-___,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直线形___,K稳表达式为_K稳 _C [Ag S2O3 2] /C Ag+ ×C S2O32-_ _2__, 8.将氨水和NaOH的浓度均稀释一倍,则其OH—浓度分别变为原来的______和__1/2_____。 9.碳酸盐MnCO3、MgCO3、NaHCO3、Na2CO3热稳定性顺序从大到小为 Na2CO3_ MgCO3_ MnCO3__、PbCO3___、__ NaHCO3__。 10.在0.001mol/L的Cl—和CrO4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AgNO3 溶液,则先生成____AgCl__沉淀,后生成__Ag2CrO4__沉淀。 KspAg2CrO4 2.0×10-12,KspAgCl 1.8×10-10 11. O2分子的分子轨道的电子分布式为KKσ2S2σ*2S2σ2Px2σ*2Px2Π2Py2Π2Pz2Π*2Py1Π*2Pz1,其键级为 2 ,此分子为 顺___磁性分子。 二、选择(单选题,请将序号添入横线上方,20分) 1 D 2 B 3 D 4 B 5 B 6 A 7 C 8 C 9 A 10 A (11)C 12 D 13 C 14 D 15 A 16 B 17 A 18 C 19 A 20 C 三、简单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要点:NH3 是三角锥形构型,中心原子N采用SP3 不等性杂化,形成3个成键轨道和一对孤对电子,3个氢原子以1S轨道与N原子的3个成键轨道形成σ键,由于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存在,所以成键电子之间的夹角变小,从109°28′变为107°18′。 2.要点:φ○Cl2/ Cl— 1.36v,φ○Co3+/Co2+ 1.84v, 因为φ○Co3+/Co2+ 1.84v φ○Cl2/ Cl— 1.36v,所以,当Co3+ 与Cl— 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o3+ + Cl— → Co2+ + Cl2 而φ○[Co NH3 6]3+/[Co NH3 6]2+ -0.10v φ○Cl2/ Cl— 1.36v,所以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共存。 3.要点: A 为 CuCl2,B为Cu(OH)2,C 为CuS,D为AgCl 方程式如下: CuCl2 + 2NaOH + NaCl Cu(OH)2 + 2HCl CuCl2 + 2 H2O Cu(OH)2 + 4NH3?H2O [Cu NH3 4] OH 2 + 4 H2O CuCl2 + H2S CuS + 2HCl 3CuS + 8HNO3 3Cu NO3 2 + 3 S + 2 NO + 4H2O AgCl + 2NH3?H2O [Ag NH3 2]Cl + 2 H2O 要点: 主要有:络合物本身的稳定性(KMY)、羟基络合效应、辅助络合效应、酸效应、干扰离子效应、混合络合效应。 要求写出反应式并简单解释。 要点: 1 混合碱是NaOH和Na2CO3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2 双指示剂法: A. 以HCl为滴定剂。 B .第一等当点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消耗滴定剂量为V1。 C .第二等当点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橙红色,消耗滴定剂量为V2。 D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