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季高考不可不看的地理基础知识解说.doc

2016年夏季高考不可不看的地理基础知识解说.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夏季高考不可不看的地理基础知识 编辑:龙吟居士 2016年5月 龙吟居士的提醒: 考前这,别再沉溺于书山题海,别再奢求,能稳定发挥就是大胜。考前主干知识再回扣,让你回归基础知识,回归平和心态,满怀信心迎大考。 (一)经纬网的应用 1.判断方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向可以执行“三步走”,即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向。 2.计算距离 (1)同一经线上每隔1个纬度,实地距离相差约111 km。 (2)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11cos θ km(θ为当地地理纬度)。 (3)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4)在不同纬线上经度相差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判断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若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二)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三)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线,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 (1)“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2)“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4.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5.昼夜长短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 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方法: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四)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规律 (1)近地面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冷下沉、冷高压)。 (2)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即热上升、热低压)。 (3)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4)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2.大气环流与气候分布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气压带、风带分布 性质 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 - 极地高气压带 干冷 极地气候 东风带 干冷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湿 - 地中海气候 西风带 暖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干热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东北信风带 干热 热带沙漠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 (五)天气与气候 1.锋面系统 (1)冷锋: ①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②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③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 ①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②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多连续性阴雨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 (1)气旋(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 (2)反气旋(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 3.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纬度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