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系Y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精选).docVIP

棉花新品系Y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新品系Y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精选)

棉花新品系Y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近年来农五师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棉花品种大多是丰产性非常好,但是晚熟,品质较差。由于晚熟造成机械采收的时间短,来不及加工,秋季雨水多,部分棉花霉烂、大量的浪费。其次由于推广的品种绒长短,马克隆值高等品质问题,造成皮棉销售困难。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比现推广的品种早熟,丰产性突出,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不早衰,不夹壳,易采收,株型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Y10是农五师农科所选育抗病、高产、优质的新品系,为常规陆地棉,母本为冀杂566,父本为早熟、优质品系系9,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对其分离群体经过多次南繁北育,定向选择选育而成。参加了农科所株系、品系比较试验、两年农五师区试试验,产量均排第一,品质优良,株型适宜机采。 1、特征特性 植株呈塔型,Ⅰ—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苗期生长势一般,现蕾以后生育进程加快,花铃期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杆粗壮,茎秆茸毛较少,叶片茸毛较多,叶片大,叶片上举,叶色深绿。苞叶大,铃卵圆,喙尖明显,铃面青。结铃性强,脱落少,后期不早衰,吐絮畅,含絮力好。生育期128天左右,株高66.5cm,第一果枝节位5.7,第一果枝高度18.5cm,果枝数7.9台,株铃数6.3个,单铃重5.44g,籽指10.26g,衣分41-42%。 2、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农科所品系二组试验,参试品系13个,Y10是唯一一个比对照增产的品系,该品系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471.26kg/亩、199.56kg/亩,比对照(新陆早13号)增产依次为9.26%和7.09%。 2009年-2010年参加农五师棉花区域试验,连续两年15个点次产量平均排第一,两年平均产量, 籽棉产量386.6kg/亩,比对照(金博818)增产20%;皮棉产量161.02kg/亩,比对照增产13.57%。 2010年农科所良繁中心示范种植24亩,亩产籽棉420 kg。丰产性、稳产性俱佳。 3、纤维品质 2008年农业部纤维中心检测结果:纤维长度33.11 mm,断裂比强度31.1 cN/tex,马克隆值3.73,断裂伸长率6.50%,整齐度指数87.80%。 2009年博州质量监督局纤维检测结果:纤维长度31.16mm,整齐度87.03%,马克隆值4.02,伸长率6.43%,断裂比强度29.18cn/tex。 2010年博州质量监督局纤维检测结果:纤维长度31.1mm,整齐度87.8%,马克隆值4.3,伸长率7.0%,断裂比强度30.0cn/tex。 4、抗病抗逆性 参加农五师棉花区域试验,两年15个试点平均黄萎病发病率12.33%,病指6.56。通过试验观察,该品系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青枝绿叶吐白絮。 5、栽培技术要点 5.1主要技术指标 5.1.1播期和密度。适期早播,开春后膜内5cm 地温3天稳定12℃以上开播,一般在4月上旬试播,4月10日-4月20为最适宜播种期。种植密度为每亩17000-18000株,收获株数不能低于15000株。 5.1.2施肥与灌水。施足底肥,氮肥施总量的10%-15%,磷、钾肥施总量的50%-70%,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或油渣50-100kg(或复合专用肥30-40kg)。重施花铃肥,追肥可用滴灌专用肥,要随水滴肥,追肥和滴水都遵循两头少中间多,全生育期滴水7-11次,滴水总量230-350方。第一次水6月10日左右滴,花铃期切忌缺水,影响棉花正常开花结铃,造成蕾铃脱落。8月底至9月上旬,根据天气适时停水,防止棉花贪青晚熟。 5.1.3化控。依棉田长势化调,株高控制65cm左右为宜,如果生长过旺,造成郁蔽,下部棉铃小,僵瓣。苗期适时勤控轻控,后期封顶8-10g,特别是水肥条件好和旺长棉田,封顶用量10-15g,可采用两次。 5.1.4植保与打顶工作。7月上中旬进行,7月15日前结束,生育期间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注意防治棉田蚜虫、红蜘蛛、棉铃虫。 5.2田间管理措施 5.2.1 播后管理。及时安装滴灌设施,及时滴出苗水,每亩滴10-12方。如果播种后遇下雨,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 ,保证土壤墒度,力争一播全苗。 5.2.2苗期管理。及时放苗,多年试验证明,早放出来的苗,耐低温能力比晚放出来的苗强,一穴一株,不留双苗。早中耕,苗期一般中耕1-2次,第一次中耕深度12-15cm,第二次中耕深度 15-18 cm,中耕要达到行间平、松、碎的质量要求。适时化控,看苗情、看天气 ,进行促控结合,根据苗情一般化控1-2次,第一次在出苗后子叶展平,根据苗的长势和气候状况,每亩用缩节胺0.3-0.5g ;第二次化控在2叶到3叶期,每亩用缩节胺0.5-1g;化控时可每次每亩结合配施尿素 100g,磷酸二氢钾150g。促苗早发,壮而不旺。 5.2.3蕾期管理。化控,此时棉花已进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