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教师:董红霞
诗歌阅读欣赏Ⅰ
【考点精讲】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的考题通常放在阅读理解的第一题,一般为两到三小题,占5~6分左右,取材以课本内为主。考查的内容以鉴赏诗歌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模仿运用能力。
【考查的能力点】
1.考查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常见的方式是考查相应诗句内容或其特点。
2.考查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即看看学生有没有理解全诗表达的情感,或作者阐述的某种哲理,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某种总结。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常见的题目是:哪句诗最有表现力?请赏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有时要求对指定的诗句进行赏析并谈谈这样的表达效果。
4.考查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意识境界。这种类型的试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是针对诗歌语言凝练丰富的特点而设计的,让学生把凝练的诗歌语言转换成富有表现力的现代白话文。考查的不仅是对诗的理解,还有学生的表达能力。
【方法指导】
解诗词鉴赏题的方法都建立在对诗词内容、意旨的理解之上,如果没有理解,也就不可能有赏析。只有反复阅读,理解了诗的内容,才能做对题目。
1.如何快速的读懂诗?
从表达方式上讲,诗句一是描述内容,多为记叙描写,一是传达诗歌的主旨或情感,多为抒情、议论性的诗句。以《渡荆门送别》为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是记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流。”是描写。这几句采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记叙了自己离开故乡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我们该诗的主要内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是抒情议论性的诗句,一个“怜”,一个“故乡”,传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都可以拆分成这两种表达方式分明、作用明显的句子。有的诗可能全诗写景叙事,已在描写记叙之中;有的诗可能没有记叙描写,通篇说理,比如哲理诗。理解了诗句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就更容易将诗读懂。
2.如何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意旨?
主要看作者在诗中描写哪些事物,叙说了什么事情,抒发了什么情感。如果明确写出的,则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如果比较含蓄的,则要透过字面理解,还可以抓住一些意象来理解。
下面一些意象通常表达的情感是:(可供同学们做一些参考)
月:离愁别绪,思念亲人,悲寂氛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斜阳:愁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落叶:失意,悲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海:开阔,志向远大(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挂云帆济沧海)
流水:叹息,时光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杨柳:离别、思念(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流水:叹息、感叹时光的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3.如何鉴赏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是诗句所用到的艺术技巧,二是诗句的表达效果。如果是自由赏析,你应当挑选自己在技巧和表达效果上都能把握的诗句。为此应该掌握一些常用术语并了解他们的基本表达作用。
(1)对比:突出或形成鲜明的反差。
(2)比喻:更形象或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
(3)比拟:更有情趣,活灵活现。
(4)象征:升华主题或使形象更具深刻的内涵。
(5)还有借代,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之类。赏析的常用格式是:这句诗运用了某些表现手法,使某某更形象更具体(即表达效果)。有的可能只要求谈“字词”的表达效果,那就主要谈这个字词给读者的感受。有些诗句除了分析它的本意,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后人赋予它新的含义,或蕴含有哲理,这些都要作分析。
4、如何进行扩充性的描写?
这种题型结合了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想象和描写能力。想象是解答这种题目的关键。在深刻理解了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在全诗的基调范围内,想象更多的细节和景物。找出最能体现诗句主旨、氛围的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作为描写点,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尽可能的再现和重塑当时的情景氛围。如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段,要求不改变诗的意境。原诗中有“天、风、草、牛羊”等几个点,这些点就是描写的对象,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这些点描写得具体形象。在描写时,也可以补充一些细节描写。
苏教版初中六册诗歌讲析
粉嫩公主酒酿蛋/65/2016-03-11/7447.html 屽銵琚
第七册(上)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