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试卷)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卷).doc

第二章(试卷)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试卷)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卷)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组成和成岩顺序的正确关系是 ( )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物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下列属于变质岩的是: ( ) A花岗岩 B流纹岩 C石灰岩 D片麻岩 3.读右图地壳物质循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是沉积岩 B ②是岩浆岩 C ③是变质岩 D ④是岩浆 4.下列地貌中,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而形成的是: ( ) A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 B阿尔卑斯山脉 C台湾岛 D马里亚纳海沟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造成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 D主要由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塑而成 6.正确表示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 ) ①搬运作用 ②沉积作用 ③风化、侵蚀作用 ④固结成岩作用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7.在板块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 ) A海沟 B岛弧 C海岸山脉 D海岭 8.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9.下列现象不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导致的是: ( ) A 夏天有云时气温较低 B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比大气上界少 C 蔚蓝色的天空 D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yūn),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 霜矣。”读上文,回答10-11题。 1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的控制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降得过低②“烟气”的主要成份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下列不属于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因素是 ( ) A纬度 B气温 C下垫面 D气象 13.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14.下列各项的一组风向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 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与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在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乙甲丙丁 B 甲乙丙丁 C 丙丁甲乙 D 丙丁乙甲 1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锋的是以西风为动力的海流是( ) A 北赤道暖流B 南赤道暖流 C 加利福尼亚寒流D 西风漂流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 ) A 日本暖流B 北大西洋暖流C 北太平洋暖流D 千岛寒流B 钱塘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