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_04微生物的营养.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其它 如:分析培养基(assay medium)分析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及微生物营养要求; 还原培养基(reduced medium)培养厌氧菌; 组织培养物(tissue-culture medium)培养寄生微生物;等 4.3 营养物质如何进入细胞 4.3.1 扩散(diffusion) 4.3.2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4.3.3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4.3.4 膜泡运输(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 营养物质本身性质 :分子量、溶解性、电负性、极性等; 微生物所处环境:温度、pH、被运输物质结构类似物都会影响 菌的透过屏障:CW、CM、荚膜、粘液层等组成,影响物质运输。如:荚膜与粘液层结构松,影响小;G+CW结构紧密,影响物质进入;CM对物质运输尤为重要,选择性。 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因素 4.3.1 扩散(diffusion) 扩散是非特异性的营养物质吸收方式,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中的含水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环境向低浓度的胞内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 物质运输的速率与胞内外营养物质的浓度差有关; 扩散是一个不需要代谢能的运输方式,因此,物质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 细胞膜的特性、膜上含水小孔的大小和形状对被扩散的营养物质分子的种类、大小有一定的选择性。 影响运输因素: 分子小、极性小、温度高、速度快; 如:水、乙醇、甘油、一些气体分子、某些aa等。 4.3.2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促进运输的特点: 营养物质本身在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 不消耗代谢能量,故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 运输的速率由胞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差决定; 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透过酶)参与物质 运输; 被运输的物质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 促进扩散的运输方式多见于真核微生物中,例如通常在厌氧生活的酵母菌中,某些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 胞外 膜上 质内 借助于膜上底物特异性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 载体蛋白位于膜上、经构象改变接送溶质分子通常需经诱导产生; 物质与载体亲和力在细胞内外不同,使该物质与载体可逆 结合分离,达到物质运输目的。 溶质分子 载体蛋白 质内溶质 运输过程的特点 影响因素:物质细胞内外浓度梯度及载体数量 载体蛋白跟酶性质类似,又称透过酶(permease) 物质主要是:氨基酸、单糖、维生素、无机盐 有时对同一物质运输由一种以上载体完成,如:鼠伤寒沙门氏菌四种载体运输His;酿酒酵母三种载体运输G; 而有些载体可以运输几种物质,如:E.Coli一种载体运输Leu,Ile和Val,但是亲和力有所不同。 有些抗菌素能提高膜的透性促进离子跨膜运输,如: 短杆菌肽A15个L,D-aa组成,两个短杆菌肽A在膜形成含水通道,促进离子运输。 缬氨霉素环状分子,k+可结合在其中心,外周为碳氢 链可以穿过疏水膜,促进k+运输。 特点: 消耗代谢能; 可以进行逆浓度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对被运输的物质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 能量来源:好氧和兼性菌直接利用呼吸能;厌氧菌化学能(ATP);光合菌利用光能;嗜盐菌通过紫膜利用光能. 主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4.3.3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种类 初级主动运输 次级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 Na+,K+-ATPase系统 ATP偶联主动运输 . 由电子传递系统、ATP酶或菌嗜紫红质引起的质子运输 方式。 利用能量,在膜内外建立质子浓度梯度,使膜为能化膜 (energized membrane)。 好氧和兼性菌电子在传递链传递中伴随质子外排;厌氧利用发酵产的ATP,在膜ATP酶作用下水解伴随质子外排;光合菌吸收光能激发的电子传递时伴随质子外排;等 初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在初级主动运输产生的质子梯度消失时往往伴随其它物质的运输。 其它离子也可 形式: 同向运输( symport ):物质与质子同一载体同向运输; 逆向运输( antiport ):物质与质子同一载体逆向运输; 单向运输( uniport ):质子梯度消失,促使某些物质通过载体进出细胞。 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同向运输(symport) 逆向运输(antiport) 单向运输(uniport) 葡萄糖的同向运输 有复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