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课)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课)1

* 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特点为主线,以非选择题 形式综合考查与细胞呼 吸、光合作用、遗传、细 胞分裂等有关的知识点 Ⅱ Ⅱ Ⅱ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 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 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 绿体 2014 年高考风向标 能力要求 考纲内容 (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 二、细胞膜的制备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理: 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 ①无 和众多 ,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 ,细胞易吸水涨破。 细胞核 细胞器 细胞壁 步骤: 三、细胞膜的成分 (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多。 (2)细胞膜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下降,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特别提醒: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二)组成成分及其在膜的分布 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 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4、实例:(1)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2)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3)白细胞吞噬细菌;(4)胞吞与胞吐;(5)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6)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7)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 (三)结构特点——流动性 1、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 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 (四)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五)细胞膜的功能 特别提醒:植物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六)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都是对细胞膜的描述,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膜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 1、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 2、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是 。   (2)细胞核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遗传信息库 代谢和遗传 3、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 实验 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两种 美西 螈细 胞核 移植 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实验 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横缢 蝾螈 受精 卵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将变 形虫 切成 两半 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 (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 伞藻 嫁接 与核 移植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和功能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